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37634.8万人次受灾。灾害发生后,中央在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工作的同时,其他各省市人民也积极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这充分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 )
①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必须与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③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
④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2008年10月《半月谈》年终经济述评指出:“假日经济”不仅拉动我国旅游业、商业的更快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如交通运输业、服务业、饮食业等发展。可见( )
A.多放假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 B.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产的发展 |
C.国家应采取更多的措施刺激消费 | D.国家应提倡人们高消费 |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投资需求是中间需求,只有最终需求旺了,经济才能真正启动起来。”厉以宁在这里强调了( )
A.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 | B.消费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
C.生产和消费的相互作用 | D.投资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
把发展作为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与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是一致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根本上说,是由( )
A.党的领导地位决定的 | B.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 |
C.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 D.反对世界霸权的需要决定的 |
张爱国,某县中学教师。20世纪80年代初期参加工作后,分得一间12平方米的住房,在这里,张老师娶到了漂亮的妻子,有了可爱的儿子。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房地产业开始在这里起步,张老师举债购买了一套80平方米的商品房,建立了自己真正的“家”。如今,100平方米已成为该县城大多数家庭住房的最底线。张老师最近又不断在十多个新楼盘间参观,150平方米的理想就要实现了。
马克思说:“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材料中与这一论断相符合的事实是( )
A.张老师从单位分到需要的住房 |
B.房地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的购房热情 |
C.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 |
D.100平方米以下的房子已经没有了市场 |
当前,我国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经济依据是生产决定消费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 ③大力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④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