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1日,总投资近16亿元的墨脱公路正式建成通车,墨脱作为最后通公路的县正式纳入全国公路交通版图。在2014年3月7日上午的西藏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来自西藏墨脱县的门巴族全国人大代表白玛曲珍动情地说:“中国梦没有遗忘过祖国的任何一个角落。虽然条件异常复杂艰苦,中央政府始终在帮助我们。” 这进一步佐证了( )
A.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 |
B.民族团结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 |
C.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
D.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是我国推动民族地区发展唯一动力 |
“权为民用,纵然是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利为己谋,即便有豪宅千倾,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这副对联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价值观指引 |
C.个人应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
为了制定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专题调研、网上征集意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纳群言、广集众智。《纲要》的制定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认识具有反复和无限性④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004年以来,中国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今天,中国已步入高铁时代,并正在成为高铁技术输出国。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表明
①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②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③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A①② B②③C④① D③④
近年来,党和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在我国,抗虫棉的推广不仅使农民累计增收了760亿元,而且节约了1亿公斤农药,减少了环境污染。抗虫棉的推广还完善了农业科技服务和农民技能教育培训等体系。这表明农业科技创新
A.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农业劳动对象 | B.带来了理论创新和生产实践的深化 |
C.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 | D.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 |
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中华鲟被誉为“活化石”。2009年10月4日,我国某研究所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实现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这是人类在保护这一濒危物种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从联系的观点看,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成功说明
①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然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②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④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