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5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互联网+”迅速成了一种潮流和符号。
材料一:互联网+传统广告=百度,互联网+传统集市=淘宝,互联网+传统银行=支付宝,互联网+传统医疗=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将互联网与工业、商业、金融、医疗等各种行业全面融合,这种融合不是1+1=2,而是1+1>2。互联网渗透到就医各环节,通过重构就医方式、购药方式、医患生态等,提高服务效率,降低医疗费用,使患者享受安全、便利、优质的诊疗服务,达到1+1>2的效果。
材料二:互联网医疗已成为各大互联网巨头“兵家必争之地”,争食互联网医疗“蛋糕”。随着互联网行业巨头的强势介入,互联网医疗行业必将重新洗牌。
(1)概括图1、图2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为医疗企业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挑战提出三点合理建议?
(2)分析材料一所体现的辩证法的联系观。
随着科学的发展,银杏的特殊医疗保健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外商高价从山东省收购银杏叶,价格最高时达每公斤16元。受此影响,山东省银杏采叶园快速发展到21万亩,居全国首位。近几年,银杏叶价格一直下滑,降至每公斤3元。大量的银杏叶因无人收购,无奈地飘落在田野里。曾经一度被农民视为“摇钱树”的银杏叶,如今却变成了“苦菜花”。
(1)从经济生活角度看,银杏叶由“摇钱树”变成“苦菜花”的原因何在?
(2)请用有关市场经济的知识,如何使生产银杏叶的农民摆脱被动局面?
近两年来,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路攀升,居高不下。其中,粮食价格涨幅一直稳定在10%以内,而肉、油、蛋等“菜篮子”产品则高达20%以上。目前猪肉、牛肉、羊肉、大豆、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和鲜奶这八种“菜篮子”产品,供求关系紧张,处于供应偏紧的状态。而且,我国的粮食、蔬菜、食用油、肉类等农产品在生产、流通、销售等方面,环节过多,增大了生产成本。
为缓解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我国农业部早在1988年就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工程建设已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副食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可是,到目前为止“菜篮子”工程仍然存在一些欠帐,我国农产品生产又不稳定或者减产,而近几年国内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则迅速提高,这更加剧了供需矛盾,刺激了价格上涨。市民“吃菜难”、“吃菜贵”问题凸显。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关乎国计民生的“菜篮子”、“米袋子”工程建设,加大农业投入,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 ,切实把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装满装好,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改善和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
(1)、联系材料说明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
(2)、试谈谈你对CPI上涨的认识。
(3)、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为国家发展农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辨析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置于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明显成效。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曾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过评价。他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1)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后,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有何变化?
(2)简述邓小平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认识的创新及其意义。
针对商品房价格快速上涨的趋势,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上调贷款利率、加强住房营业税征收管理、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加强土地调控等。这些政策的实施降低了房价涨幅,抑制了投机性需求,有利于满足群众的实际住房需求。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
(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我国宏观调控的哪些目标?
(2)上述宏观调控措施为什么能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