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孩子们很容易辨别出爸爸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爸爸声音的音调不同 |
B.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双耳效应” |
C.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既能美化城市也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 |
D.古代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大地传声比空气快 |
对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4.2×103J的热量 |
B.热量是指物体具有能量的多少 |
C.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多 |
D.热值大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
下面是小强同学对身边的一些电路工作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得出的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电蚊拍具有灭蚊和照明功能,灭蚊网和照明灯有时同时工作,有时单独工作,它们是并联的 |
B.马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上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 |
C.厨房中的抽油烟机装有照明灯和电动机,它们有时同时工作,有时单独工作,它们是并联的 |
D.一般家庭中都要安装几盏照明灯和其他用电器,使用时互不影响,它们是并联的 |
如图所示为内燃机工作时的某冲程示意图,该冲程是()
A.吸气冲程 | B.压缩冲程 | C.做功冲程 | D.排气冲程 |
小明同学在探究沙子与水吸热升温快慢的活动中,确定了一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A.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
B.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相同 |
C.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
D.取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 |
在如图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