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明朝宣正年间,赵豫担任松江太守,每当见了来告状的人,就告诉他说:“明天来。”
如果你想生气,不要立刻表现出来,要等24小时。24小时过了之后,你就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即使想去揍人也可以,但一定要等24小时才能行动。
你对上述观点有何体验或思考?请自选角度,以“等一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去,一次次地又掉下来……
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
第二个人看见了,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
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时候和朋友出去玩,虽然不能走得太远,但五六个人的小组在小学周围闯荡,却有了探险的快感。长大了,和一群朋友出去玩,虽然走得很远,回来后却觉得很寂寞。
小的时候,当笑就笑,当哭则哭,而且哭着哭着就笑了,笑是一种心情。长大的时候,当笑不笑,当哭装笑,笑成了一种表情,笑着笑着就哭了。
对上述材料,你有什么体验?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南极大陆的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尖锐的冰凌,企鹅身躯笨重,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如何从水中上岸?
纪录片《深蓝》详尽地展示了企鹅登陆的过程。在将要上岸时,企鹅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潜得越深,海水所产生的压力和浮力越大,企鹅一直潜到适当的深度,再摆动双足,迅猛向上,犹如离弦之箭蹿出水面,腾空而起,落于陆地之上,画出一道完美的弧线。
这种沉潜为了蓄势,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请根据你对这段文字所蕴涵哲理的理解,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是现代著名诗人沈尹默先生的诗句,该诗于1918年1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1号,诗句中的“立着”“靠着”引起了那个时代许多人的共鸣。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仍然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引发我们对人生、对个性的思考。
请根据材料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标题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除非你们改变,像小孩一样,否则,你们绝不能成为天国的子民。(耶稣)
那些在名利场上折腾的人,他们既然听不见自己的声音,就更听不见灵魂的声音了。(周国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