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灭国新法论》:“教育固国民之元气也,顾吾闻数月以来,京师及各省都会,其翻译通事之人,声价骤增,势力极盛,于是都人士咸歆而慕之,……吾知此后外国教育之势日涨,而此等之风气亦日开,所以偿义和团之损失者,如是而已。请判断这是在什么重大事件之后( )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 B.《辛丑条约》的签订 |
| C.中日甲午战争 | D.戊戌变法 |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
|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
|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
|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文文化的统一 |
严复在《原强》中称:“民力已堕,民智已卑,民德已薄,虽有富强之政,莫之能行。”为此,晚清和民国初期知识界提出了
| A.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 B.“中体西用”的思想 |
| C.革命与民主共和的思想 | D.新民强国的政治主张 |
“它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材料评述的是
| A.经世致用 | B.中体西用 |
| C.维新思想 | D.兼容并包 |
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影响深远。对下图书法字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①创始于秦代,字体略长,结构平衡对称 |
| B.②始于秦朝, 成熟并通行于汉魏,富于图案美 |
| C.③真书和正书,结构规矩严整体现书法注重规范法度 |
| D.④最能体现古代汉字书法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 |
鲁迅说:“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当神魔小说盛行的时候,讲世情的小说,也就起来了。”下图作品符合该时期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