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在《康有为传》中写道:“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下列论述能证明其观点的有( )
①开辟了向西方学习之路,促进近代文教事业的发展
②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成为20世纪民主革命的开端
③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
④近代中国的首次思想解放潮流,开创新时代风气
⑤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符合近代中国的发展趋势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⑤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汉口市政府在1928年发布了提倡国货的法令,声称“提倡国货,为救国要图”, 1935年7月汉口《商报》报道:“在新市场举办了国货展销会,展出沪厂78家,汉厂51家,共45大类1000多种商品种类。……第一天销售额就达169.356.17元。”国货运动在当时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制约了中国对外交流 |
B.刺激了列强侵略野心 |
C.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
D.强化了极端民族主义情绪 |
阅读近代中国国内工业统计资料(外国人办的企业除外)。出现表中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
B.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
C.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
D.清政府对内经济政策的调整 |
据海关统计,从19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20年间,进口纱布的单位售价下降了25%左右,棉布的进口量增加了27%。到90年代出现了“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进口货物中洋布占主要份额 | B.中国近代商业贸易落后 |
C.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 | D.人们喜欢洋布衣服 |
读下面“美国钢铁业统计表”,其反映的社会特征是
A.行业竞争非常激烈 |
B.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
C.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
D.政府加强对企业的干预 |
“17世纪和l 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 B.工业革命的需求 |
C.中西文流的加强 | D.世界市场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