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君道》称:“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
B.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
C.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
D.推行行省制度,加强地方控制 |
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 | B.宗法制的衰落 |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D.井田制的推行 |
有人说,欧洲人开辟新航路追求的是“物质财富”,而郑和下西洋则追求“精神财富”,如果把二者结合在一起,就称得上完美的航行了。对这句话的错误理解是 ()
A.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是一种掠夺 |
B.郑和下西洋是宣扬国威的政治行为 |
C.强调两次航行都顺应了历史潮流 |
D.指出了两次航行的弊端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写道:“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包括 ( )
①代议制立宪政体的确立 ②圈地运动的开展
③机器工厂的出现 ④海外市场的扩大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霍布豪斯在《自由主义》一书中说:“19世纪可被称为自由主义时代,但是到了这个世纪的末叶,这项伟大运动却大大地衰落了。”导致自由主义“大大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由主义导致了无政府思想的泛滥 |
B.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通过改革加强了统治 |
C.欧洲封建势力对拿破仑战争的胜利 |
D.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垄断组织的产生 |
1651年,克伦威尔颁布《航海条例》规定:“……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和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准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殖民地或领土。”这一“条例”()
A.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
B.引发了英荷两国之间的战争 |
C.引起了西欧“商业革命” |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