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资料统计,新航路开辟后,从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体系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日后能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直接原因是( )
|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
| B.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不适合工商业发展 |
| C.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
|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
下列图片中的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目的是满足市场需要的是
有学者在研究元朝历史时,引用了下面材料:“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该学者引用这些材料主要是为了说明
| A.元朝推行民族融合政策 | B.边疆地区经济得到发展 |
| C.元朝进行政治制度创新 | D.元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
据考证,从公元994年起,成都的铁钱监铸钱就停止了,一直到公元1005年,成都没有再铸过钱,但成都市场上并没有出现钱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白银成为主流货币 |
| B.铜钱取代铁钱 |
| C.民间发行交子,对铁钱的依赖降低 |
| D.经济萧条,对铁钱的需求减少 |
中国古代有交易必须在“市”里进行和“日中为市”的严格限制,这种限制被打破始于
| A.汉朝 | B.唐朝 | C.宋朝 | D.明朝 |
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下组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可能研究的主题是
| 年代 |
道、路、省 |
州数 |
郡国数 |
县、邑、道、侯国等 |
户数(万) |
| 西汉平帝(1—5) |
— |
13 |
103 |
1587 |
1223 |
| 唐贞观十三年(639) |
10道 |
358 |
— |
1551 |
缺 |
|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 |
15道 |
— |
328 |
1573 |
841.3 |
| 宋开宝(968—975)末 |
— |
297 |
— |
1086 |
309 |
| 宋宣和四年(1122) |
26路 |
288 |
— |
1234 |
— |
A.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不断加强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
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