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认为周礼是理想之制度,“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一思想提出的政治背景是( )
| A.诸侯不满封号,纷纷改称“王” | B.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 |
| C.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 | D.王室衰微的迹象开始出现 |
“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
泪如狂”。诗人罗家伦在《凯歌》中描绘了中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狂欢景象。抗日战
争的胜利( )
①使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
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是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帝斗争
④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蒋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发表告国民书,声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
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
说明( )
| A.国民党开始寻求和共产党合作抗日 |
| B.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抵抗侵略 |
| C.国民党准备发动群众开辟敌后战场 |
| D.国民政府统治被推翻面临严重危机 |
76年前,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
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中与这两件事件有关的是( )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②黄洋界上炮声隆,人杰地灵唱大风
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毛泽东曾用过的油灯成为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其历史依据是( )
| A.油灯是毛泽东成长历程的见证 |
| B.油灯是中国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见证 |
| C.油灯是毛泽东开创中国革命道路的见证 |
| D.油灯是毛泽东写下《新民主主义论》的见证 |
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官邸,从停在
不远处河面上的战舰传来隆隆的炮声;人群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官邸沉重的大
门在起义者的呼喊声中缓缓打开。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 A.1640年英国的伦敦 |
| B.1871年法国的巴黎 |
| C.1917年俄国的彼得格勒 |
| D.1949年中国的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