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时(713-741年),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聚如山,舶深六七丈”。从材料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广州是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
B.唐朝时海外贸易十分繁荣 |
C.唐代的手工业很发达 |
D.指南针运用于航海 |
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原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指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D.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合法地位 |
梁启超在谈到太平天国时说:“洪秀全之失败,原因虽多,最重大的是他那种‘四不象的天主教’做招牌,因为这是和国民心理最相反的”。他认为太平天国()
A.拜上帝教与传统思想相对立 |
B.阻碍了近代民主化的进程 |
C.混淆西方文明与宗教的界限 |
D.信仰危机无法支撑其政权 |
1863年,李鸿章正全力准备进攻苏州的太平军,上海27家洋行联名向他提出,他们愿意出资修筑一条从上海到苏州的铁路,“由此路以扫逆氛,其便捷轻利,莫有过于此者”。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清政府兴办洋务的现实目的 |
B.清军得以顺利完成剿杀任务 |
C.列强对华以资本输出为主 |
D.列强主动推进中国近代化 |
景德镇已成为“烟火逾十万家”的瓷器最大产地;佛山镇,因“工擅炉冶之巧,四远商贩恒辐辏”,民庐达万余家;朱仙镇,为通往开封的水陆转运点,逐步发展为商业大镇;汉口镇,因其地当江汉交汇之处,商贾日盛,成为长江中下游第一大埠。据此分析下列关于市镇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些市镇经济的繁荣出现在明清时期 |
B.市镇贸易中出现市场专业化趋向 |
C.时空限制的突破是市镇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
D.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市镇经济的兴起 |
下图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比较》,由此可知,运河的开凿与整修()
A.巩固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 |
B.缓解北方水资源不足问题 |
C.体现农耕文明的外向特征 |
D.反映古代政治中心的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