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甲所示,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实心物块放入圆柱形容器底部.逐渐向容器内倒入液体A(液体始终未溢出),测量容器内液体的深度h,并计算出该物块所对应受到的浮力F,绘制了如图乙中实线所示的图像.
(1)物块重为________N,密度为_________ kg/m3,未倒液体前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________Pa.
(2)在液体A中,当h=12cm时,物块处于________(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状态,.
(3)更换一种液体B重复上述实验,绘制了如图乙中虚线所示的图像.当h=12cm时,物块在液体B中处于________(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状态.在容器内液体的深度h相同时,液体B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B________(选填“>”、“=”、“<”)液体A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

 

科目 物理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能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危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实验小组要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需要到实验室借凸透镜,老师给一盒装透镜给他,叫他们自己从中选出凸透镜,请你帮他们设计两种方法很快找几个凸透镜。
方法一:
方法--:
实验时出现如图10所示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钢尺伸出越长,钢尺振动就越,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钢尺伸出越短,钢尺振动就越,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

如图所示,把正响的闹钟放入玻璃罩内,从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闹钟声音将。然后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闹钟声音将
结论: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试验中,如图7所示,
(1)在实验时,对两支蜡烛要求是:
(2)应选的玻璃来做实验(选填“透明”或“不透明”),因为:

(3)实验时应点面的一支蜡烛(选填“前”或“后”),并记录像和物体到平面镜距离,结论是: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中”实验中
(1)一束光线贴着纸板从ON的左侧E沿某个角度射到0点,经过平面镜反射,只能在
ON的右侧F看到一束反射光线,如图6甲所示,实验结论是:

(2)把纸板的右半面F向前折或向后折,如图6乙所示,还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吗?
(选填“能”或“不能” ),实验结论是:

(3)改变入射角的度数,反射角也随之改变,实验结论是:
(4)让入射光线从反射光线射入,发现反射光线沿原入射光线射出,如图6丙所示,实验结论是: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