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政治生活》“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时,有同学搜索到以下素材:
①某中学生写信给市政府就网吧治理工作提出意见
②重庆市民协助公安人员抓捕黑社会成员
③深圳市民就2011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向市政府建言献策
④广西一中学生发现某门户网所展示的中国地图上标志的中国领土不完整,当即向该网站的管理者发出电子邮件,指出其错误,要求其更正。
若按权利和义务对以上素材进行分类,正确的是( )
A.①②为一类,③④为一类 | B.①②③为一类,④为一类 |
C.①④为一类,②③为一类 | D.①③为一类,②④为一类 |
代表委员带着“围脖”(微型博客)上两会,成了2010年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代表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对于以上这种观点应该()
A.肯定,因为有网络技术就有政治民主 |
B.肯定,因为网络技术提供了沟通渠道 |
C.否定,因为网上评议政府实施比较困难 |
D.否定,因为问题实质在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
中国政坛近年来掀起了一股以“让老百姓听得懂、愿意听、记得住、能管用”为宗旨的“白话新风”。“白话新风”的推行将()
①有助于维护公民的知情权
②有利于调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
③保证公民有效地行使国家权力
④保证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某市政府为克服各部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幅度过大带来的问题,将行政处罚权依法细化,将细化后的标准向社会公布,接受市民监督。这项措施()
A.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表达权,扩大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
B.限制了政府的行政决策权,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参与权 |
C.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
D.增加了政府工作的公开度,扩大了人民群众的监督权 |
民主政治建设有赖于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政治生活的同时,我国也出现了一些无序参与政治生活的事件。能否有序地进行政治参与()
A.决定着公民能否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B.决定着我国能否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C.决定着公民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 |
D.决定着公民能否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
某村在网上开办的“村民博客”不仅方便了村民直接参与村务管理,而且创新了农村基层管理模式。“村民博客”有助于村民()
A.行使国家权力 | B.行使民主权利 |
C.行使选举权 | D.履行政治性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