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三个高一学生在基督教教堂门口见一神父在讲《圣经》。甲说:“宗教有助于提高道德修养,我们进去学习一下。”乙说:“宗教是精神鸦片,我们进去批评它。”丙说:“神父讲《圣经》是在搞封建迷信活动,全是一派胡言”下列对三位同学的看法分析正确的是( )
A.甲正确地认识到了宗教的社会作用,应当学习 |
B.乙指出了宗教的消极作用并主张向宗教宣战是正确的 |
C.丙正确指出了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的共同点 |
D.乙指出了宗教的消极作用,但主张在宗教活动场所宣扬无神论是错误的 |
生活中有些人希望通过算命等方式寻求未知,借由“灵符”改变命运。因此部分“风水从业者”通过自我神化包装,以“风水大师”、风水机构为名,借由淘宝网等互联交易平台高价兜售“灵符”等风水吉祥物,赚取高额利润。这说明
A.网络交易平台应帮助消费者普及风水知识 |
B.唯心主义者借助网络攫取物质利益 |
C.通过算命寻求未知是形而上学,自我神话包装体现辩证法 |
D.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容易上当受骗 |
研究发现,大部分普通情绪会引起强烈的身体感受,不同情绪在身体上形成的感受图形各不相同。然而,不管是西欧人还是东亚人,人们的身体情绪图却表现出跨文化的一致性,这显示情绪及其相应的身体感受有着共同的生理基础。这一发现佐证了
①西欧文化和东亚文化存在着共同的物质基础
②意识能够能动地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和过程
③意识活动主动创造性是人能认识世界的基础
④不同的人的情绪运动中存在着普遍性的规律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
A.准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 | B.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 |
C.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D.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
2013年10月1日,我国首部旅游法正式实施,其中对“文明旅游”做出了相关规定,要求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必须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这一规定
①体现了尊重及维护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②促使旅游者在交流中实现文化认同
③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公民形象和国家形象
④有利于保持旅游服务业的公益性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2013年7月1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新法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不常看望老人将属于违法行为。从文化建设的角度看,这一法律规定的意义在于
①使社会主义法律与思想道德规范相协调
②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孝道文化的价值观
③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④增加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