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空1分,共8分)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线。
(2)区域①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
(3)区域②的小麦等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
(4)下列四句话描述的景观出现在①地区的是( )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廓酒旗风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到了昆仑山,气息已奄奄;上了风火山,三魂已归天
(5)④地区的河流具有分布密集、多外流河的特点,①地区的河流具有的特点,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①地区 。
(6)下列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所示气候特点与③区域相符的是( )
(7)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线的地势剖面图与下图相符的是(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的气温特点是;降水特点是;由此可判断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 B.亚热带季风气候 | C.温带季风气候 | D.温带大陆性气候 |
(2)乙地最高气温在月,最低气温在月,由此可判断乙地位于(南、北)半球。
(3)乙地的气候类型为,气候特征是。
(4)甲地的植被以(常绿、落叶)阔叶林为主;乙地最具代表性的动物是。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0)
(1)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A处时,海南省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为,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3)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B处时,时间为月日前后,此时北半球处在季(节),南半球处在季(节)。
(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C处时,地中海沿岸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5)图7为北京某学校的玲玲同学不同时间身影长短变化情况示意图。假如玲玲的身高不变,请比较判断:如果是同一天,更接近正午的是图;如果是在不同季节的正午时刻,则更接近冬至日的是图。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由A地与C地气温比较可知,纬度越高,气温越。
(2)B地气温比A地。可见同纬度地区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不同)。
(3)比较D、E可知,地势越高,气温越,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上升、下降)0.6℃。
(4)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绝大部分分布在(纬线)之间。
(5)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的等温线(平直或弯曲),主要原因是:南半球。
(6)最炎热的大洲是,最寒冷的大洲是。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是四大人口稠密区,其中,A位于洲东部,C位于洲西部,这些地区的共同点有:纬度比较(高、低),距离海洋比较(远、近),地形比较(平坦、崎岖)。
(2)图中人口稀少的地区分别是:①未开发的地区,②非常干旱的地区,③地势高峻的地区,④终年寒冷的地区。
(3)由此可以看出,影响人口分布最主要的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国家政策 D.历史条件
读下图,回答问题(共7分。)
(1)在下图中填出六大板块的名称。(共6分)
(2)、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其位于图中哪两个板块交界处(1分 )
A、 A、C板块 B、 D、E板块、
C、 C、D板块 D、 B、D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