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资料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3~4题。
| 迁出国 |
数量(万人/年) |
迁入国 |
数量(万人/年) |
|
| 中国 |
30.3 |
美国 |
110.0 |
|
| 墨西哥 |
26.7 |
德国 |
21.1 |
|
| 印度 |
22.2 |
加拿大 |
17.3 |
|
| 印度尼西亚 |
18.0 |
英国 |
13.6 |
|
| 菲律宾 |
14.4 |
澳大利亚 |
8.3 |
|
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 A.从发展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
|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
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
| A.更高的社会地位 | B.更多的休闲时间 |
| C.更高的收入 | D.更优的自然环境 |
图是沿37°N世界某地地形剖面图及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29-30题。
下列因素中,不是影响图示区域降水分布的是
| A.地形 | B.大气环流 | C.洋流 | D.太阳辐射 |
图中内华达山脉东西两侧年降水量1 000毫米的地区相对高度大约是
| A.500米 | B.1000米 | C.1500米 | D.2000米 |
读南极地区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完成27-28题。
图中a、b为我国的两个科学考察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科学考察站都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
| B.此时北京时间为6月22日2时 |
| C.在盛行风的吹拂下两站国旗均飘向西北方向 |
| D.此时长江正值汛期 |
有关a、b两个科学考察站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站面临的是太平洋 |
| B.a站面临的是印度洋 |
| C.b站位于南极半岛上 |
| D.b站隔麦哲伦海峡与南美洲相望 |
图示意某大陆多年平均1月、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读图完成24-26题。
导致该大陆1月、7月气压状况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③地形起伏
④洋流分布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a月甲地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 | B.西南风 | C.东北风 | D.西北风 |
b月
| A.尼罗河下游正值枯水期 |
| B.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
| C.我国天山冰川储量较少 |
| D.我国阿勒泰地区正受暴风雪影响 |
读某国灌溉用水量示意图,据此回答22-23题。
图中的蔬菜水果和灌溉农业区位于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丁地区灌溉用水量较少的原因是
①气候较湿润 ②河流湖泊众多 ③以耐旱作物为主 ④以乳畜业为主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白令海峡是连接美洲和亚欧大陆的交通要道。俄罗斯计划出巨资修建白令海峡海底隧道,打通俄罗斯至美国阿拉斯加的铁路。结合图回答20-21题。
下列因素不属于修建隧道两侧铁路的主要自然障碍是
| A.气候寒冷 |
| B.喀斯特地形广布,地下溶洞、暗河众多 |
| C.冻土广布 |
| D.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
下列关于图中大陆沿岸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比B地纬度低,所以冬季A地气温比B地高
B.冬季A地气温低于B地,洋流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C.气温年较差A地小于B地
D.两地主要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