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分为(   )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
③主观臆造的联系   ④真实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政协委员公开展示了一幅包括103种常用证件、长达3.8米的“人在证途”图,并由衷感叹:中国人不是在办证,就是在去办证的路上。政府解决“人在证途”问题的根本方法是

A.提高行政效率 B.简化办证程序
C.推进集中办证 D.实施简政放权

对公众而言,只有理性参与公共事务,才能培养“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公共精神,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民主演练;对政府而言,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多渠道吸纳公众参与,才能进行科学民主决策,同时尊重民意也是公共权力最好的民主素养。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①尊重民意是保证决策科学的根本途径
②制度化的公众参与彰显了民主的真实性
③政府引导下的公众参与才是理性参与
④推进民主政治必须倡导公民公共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A.文盲没有政治权利和自由
B.个人素质和能力是制约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观因素
C.素质低下的公民应当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关注现实
D.文盲被社会所排斥

从“十六大”到“十八大”,是人民权益彰显的十年。国家赔偿法的修订,收容遣送制度的废止,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的探索,人大代表选举“城乡平权”等民主形式的完善,切实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对上述材料的主旨最恰当的概括是

A.公民直接管理国家,充分当家作主
B.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C.公民坚持民主科学依法决策
D.公民权益的保障更加完善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努力构建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表明( )
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基础
②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取代了竞争关系
③中国与中亚之间的共同利益高于各国的自身利益
④中国对区域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