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5月1日起,一批新的法律法规将实施。从保障“钱袋子”安全到全面实行立案登记制,再到规范文明旅游等,新法律法规的实施,将给每个人的生活带来一系列变化,无疑会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活力。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生活在法治社会,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互利共赢 中国担当】
材料一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正式生效,这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落地。成员国国家间实施关税减让,进一步增强RCEP成员国市场、资源和要素的联通性,促使贸易投资更加密切。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达到2.86万亿元,同比增长6.9%,占中国外贸总值的30.4%。
材料二 中国正在以文明古国的智慧和新兴大国的责任,对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1990年中国首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从此头戴蓝盔的中国维和人员的身影出现在世界多个冲突地区。截至到2022年5月,中国的和平方舟医疗船到访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灾后救援,医疗服务。中国被联合国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全球化知识,分析我国加入RCEP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为什么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3)世界和平与发展,有你,有我。中学生如何为世界添光彩,请提两条建议。
【双奥北京 传承创新】
材料一 北京,世界上第一个双奥之城,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平台。
冬奥会 |
体现了教材哪些观点 |
2022年冬奥会“中国元素”惊艳绽放。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瑞雪祥云服饰,“天地合、人心同”奖牌;开幕迎客松,闭幕折柳送,用中国传统习俗、经典音乐表达着中国人民的情谊。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透过北京这扇窗口,世人一览中国科技发展的面貌。首次采用二氧化碳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基于云技术打造的AI智能无人店,移动互联“分钟级、百米级”气象预报。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闭幕式上,孩子们开着十二生肖造型的冰车,在场内“画”出一个中国结,再次升华奥运主题、奥运精神,象征着团结,象征着“美美与共”,象征着世界人民携手“一起向未来”的美好愿景。人类命运彼此相依,未来需要共同守望。 |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结合材料一分析,体现了教材哪些观点?
材料二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向全世界传达“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中国哲学,全新推动“一起向未来”的奥林匹克时代精神。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增强了中国的文化活力与文化自信。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们应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回望来路,我们感慨万千;审视现实,胸中豪情万丈。
材料一 如图四幅图是一位画家为参加某主题画展创作的一组作品。
材料二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及时果断地把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深圳、汕头、珠海、厦门4个经济特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开来。2021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教育投资分别增长15.6%、11.7%,发明专利有效量359.7万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
(1)请你为这组参展作品拟写一则恰当的标题。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参展作品所反映的现象。
“精准扶贫”一词之所以成为2015年各界热议的关键词,一个现实原因就是尽管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数亿中国人甩掉了贫困的帽子,但中国的扶贫仍然面临艰巨的任务。最新数据显示,按照中国扶贫标准,到2013年底中国还有8249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没有根本改变。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反映了当代中国怎样的基本国情?其主要矛盾是什么?
(2)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矛盾?(
(1)人民政协担负着 的重要职能。
(2)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
(3)在当代, 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4)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各民族“ ”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