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模范人物 弘扬传统美德
拾荒老人的“坚守”
“我想登报找人……”12月31日,2014年的最后一天,汪正英手拿一张特殊的寻人启事到阿克苏日报社寻求帮助,他不是寻找亲人,而是寻找当年的债务人想把欠款如数归还。
汪正英是新疆阿克苏公路局的一名工作人员,1993年退休后,他开始承包一些小的修路建桥工程。1998年他承包的工程款不但要不回来,还发生了车祸,让他落下残疾,欠下了50万元的外债。面对众多债务人的质问,他说:“不管到什么时候,只要我在,钱就会还给大家,人不能没有良心。”于是,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承诺,近60岁的汪正英开始了自己漫长的还款之路。
一个近60岁的老人,一笔50万元的欠款,一大批等着还款的工人。如何偿还,偿还多久?这些问题,让不少人对汪正英的还款并不抱太大希望。然而,面对这样的困难,汪正英却从没有退缩。汪正英想到了一个主意:去捡破烂。他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在老人心里,快快挣到钱,把拖欠工人的欠款尽快还掉是他最大的心愿。一公斤废纸能卖2.8元,一公斤饮料瓶能卖5.5角,汪正英就是靠这样日积月累,一个一个还清欠款。
“为了寻找康老板我也是费了好大的功夫,希望他看到后能联系我,让我早日把钱还给人家。”汪正英说。得知他找人还钱,有很多人骂他:“真是个傻老头,人家都到处躲债,你还上门找着还钱。”汪正英却从不理会!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有人说汪正英简直是个傻瓜,这样做付出的太多,不值得;也有人说社会需要汪正英这样的傻瓜,他给我们上了最深刻的一课。你赞同哪种观点?为什么?
(2)请简要说一下你打算怎样向汪正英学习,具有他身上的这一美德。
材料一:2013年4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该法自2013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规定旅游者有权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有权拒绝旅游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材料二:2013年10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决定。修改后的法律对网络购物,霸王条款、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惩罚性赔偿等方面都有了更完善的规定。新法于2014年3月15日开始实施。
(1)两部法的实施有利于保护公民的什么权利?
(2)如何才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请分别从国家和消费者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两会说吧”请你留下来
“分享你的故事,发出你的声音。”今年两会,央视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郑州、沈阳等六地,搭建红色小亭子,谁都可以走进小亭子,关上门,对着摄像头诉说着自己的心声,让百姓在里面畅所欲言,为两会建言献策,它们被称为“两会说吧”。
【百姓心声】
陪读母亲:我是江苏南京人。还有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孩子就要参加中考了。或许,我的心情比他更紧张。但与此同时,我内心却有一种释然——3年的“陪读”生活将暂告段落。“陪读”也就意味着一定的牺牲。为了陪读,我辞去了原先的工作,转而在如今租住的小区里做物业。平日的工作也就是在小区里做做保洁,空闲时间比原先充裕很多。这个小区里有很多和我一样专门租房陪孩子读书的“外来客”。“陪读”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孩子上下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照顾、监督他。虽然“陪读”的原因有很多,但我觉得客观原因还是在于当地的教育条件有限。
(1)“可怜天下父母心”。如果你是这位陪读母亲的子女,你打算如何回报母亲?
(2)让这种“陪读母亲”越来越少,国家能做些什么?
【我的心声】
(3)如果你走进红色小亭子,对着摄像头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思想品德课上,时政播报主持人小楠围绕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播报。
【播报一】
近年来,毒奶粉、瘦肉精、速生鸡、“毒生姜”、“掺假羊肉”等食品安全问题迭出,严重危害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播报二】
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重点清理、取缔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黑作坊”、“黑窝点”,不断打出执法重拳,使不法分子“步步惊心”。2013年5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提及“掺假羊肉”、“毒生姜”等食品安全事件时表示,“重拳方有效,重典才治乱,要让犯罪分子付出付不起的代价”。
(1)简要分析食品安全问题频出的原因。
(2)国家重拳出击、依法惩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表明了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多现,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是由于人类过度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而造成的。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近年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能源效率,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节能减排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为切实改善空气质量,我国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2017年全国PM10浓度普降10%,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PM2.5浓度分别下降25%、20%和15%左右,要求经过五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
(1)怎样认识我国政府的上述承诺和举措?
(2)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政府和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作为公民,应该怎样承担起这一责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清河畔,附近居民张叔叔和外地来此游玩的王伯伯攀谈起来。
王伯伯:美丽泉城,名不虚传啊!
张叔叔:是啊!这几年我们济南越来越好了,泉水连年喷涌,大明湖大了,小清河美了,护城河靓了,居住条件改善了,交通便捷了,看病有医保了,休闲锻炼的场所增多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王伯伯:你们济南人真有福气!
张叔叔:呵呵!我们政府近几年可没少费心,为建设美丽泉城采取了很多措施呢!不过我们也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亟需改进。希望您下次来会看到一个更加美丽的泉城。
王伯伯:我一定会再来济南的。
(1)列举济南市政府为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所采取的措施。(列举4个方面即可。8分)
(2)在我们的城市生活或乡村生活中,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亟需改进。请列举2个方面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提出你的建议。
问题1:
建议:
问题2: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