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4 mol A(g)和2 mol B(g)在2L容器内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2A(g)+B(g)2C(g)
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现在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s)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s)
③2s时物质A转化率为15%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
A.①③ | B.①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日益重视环境问题,下列做法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头上减少和消除工农业生产等对环境的污染 |
B.将工业废水“再生”处理,用于城市道路保洁、喷泉和浇花用水 |
C.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减少硫和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 |
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m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这些细颗粒物 |
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混合物具有丁达尔效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M2.5的产生与人类活动无关 |
B.在涂料中尽量用液态有机牡代替水作溶剂,以减少环境污染 |
C.酒精可使蛋白质变性,故能消毒最菌 |
D.塑化剂是一种化工塑料添加剂,可以备量添加到婴幼儿玩具中 |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保的是( )
A.任意排放污水 | B.推广使用脱硫煤 |
C.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 D.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 |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与结论正确的是
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解释与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生成了难溶于水的BaSO4,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B |
向鸡蛋清溶液中, 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蛋白质发生了盐析 |
C |
向甲苯中滴入少量浓溴水, 振荡,静置 |
溶液分层,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 |
甲苯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使溴水褪色 |
D |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
变黑,放热,体积膨胀,放出刺激性气体 |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强氧化性, 反应中生成C、SO2和CO2等 |
化学工作者把烷烃、烯烃、环烷烃、炔烃……的通式转化成键数的通式,给研究有机物分子键能(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或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大小的规律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设键数为I,则烷烃中碳原子数与键数的关系的通式为CnI3n+1,烯烃(视双键为两条单键)、环烷烃中碳原子数与键数的关系的通式为CnI3n,则苯乙烯的同系物中,碳原子数与键数关系的通式为
A.CnI3n-1 B.CnI3n-2 C.CnI3n-3 D.CnI3n-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