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强酸性溶液X中可能含有Na+、K+、NH4+、Fe2+、A13+、CO32―、SO32―、SO42―、C1―、NO2-中的若干种,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X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下: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X中肯定存在Na+、Fe2+、A13+、NH4+、SO42― |
B.气体F经催化氧化可直接生成气体D |
C.沉淀C一定是BaSO4、沉淀G一定是Fe(OH)3 、沉淀I一定是Al(OH )3 |
D.X中不能确定的离子是 A13+、Na+、K+和C1― |
分析发现,某陨石中含有半衰期极短的镁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28Mg,该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 )
A.12 | B.14 | C.16 | D.18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 |
B.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 |
C.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 |
D.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
下列表达方式错误的是( )
A.甲烷的电子式 ![]() |
B.氟化钠的电子式 Na+[![]() |
C.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1s22s22p63s23p4 |
D.碳12原子 ![]() |
下列各组元素属于p区的是( )
A.原子序数为1、2、7的元素 |
B.O、S、P |
C.Fe、Ar、Cl |
D.Na、Li、Mg |
下列排列顺序中,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O<S<Na |
B.稳定性:PH3>H2S>NH3 |
C.电负性:P<S<Cl |
D.第一电离能:Na<Mg>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