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陈述Ⅰ |
陈述Ⅱ |
判断 |
| A |
KSCN溶液可检验Fe3+ |
待测液先后滴入足量氯水和几滴KSCN溶液后变为血红色,证明待测液含Fe3+ |
Ⅰ对; Ⅱ对;无 |
| B |
SO2具有还原性 |
SO2通入Ba(NO3)2溶液中可见白色沉淀生成 |
Ⅰ对; Ⅱ对;有 |
| C |
NO2和溴蒸气都呈红棕色 |
用水可鉴别NO2和溴蒸气 |
Ⅰ对; Ⅱ对;无 |
| D |
反应物比例不同可导致产物不同 |
Na与O2反应可能生成Na2O,也可能生成Na2O2 |
Ⅰ对; Ⅱ对;有 |
在盛有溴水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苯、四氯化碳和酒精,振荡后静置,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加入的试剂分别是
| A.①是酒精,②是CCl4,③是苯 |
| B.①是苯,②是CCl4,③是酒精 |
| C.①是CCl4,②是苯,③是酒精 |
| D.①是苯,②是酒精,③是CCl4 |
下列各项中,官能团的名称和结构简式都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 官能团名称 |
羧基 |
醛基 |
羟基 |
氨基 |
| 结构简式 |
-COOH |
-COH |
OH- |
-NH3 |
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A.CH4 | B.C3H8 | C.C6H6 | D.C2H6 |
下列分子式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 A.C2H6O | B.C3H8 | C.C4H10 | D.C |
做乙醛被Cu(OH)2氧化的实验时,有以下步骤:①加入0.5mL乙醛溶液;②加入2%的硫酸铜溶液4~5滴;③加入10%的NaOH溶液2mL;④加热至沸腾。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②①④ | B.②③①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