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甲烷与氯气按1:3的体积比混合于一试管中,倒立于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水槽,置于光亮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此实验的现象和结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试管中气体的黄绿色逐渐变浅,水面上升 |
| B.生成物只有三氯甲烷和氯化氢在标准状况下是气体 |
| C.试管内壁有油状液滴形成 |
| D.试管内有少量白雾 |
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条于其中探究Mg的活泼性 |
| 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 |
| C.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 |
| D.将Mg(OH)2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 |
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NH4+、Ca2+、SO42-、CO32- | B.Fe3+、H+、I-、HCO3- |
| C.K+、Na+、H+、NO3-、MnO4- | D.Al3+、Mg2+、SO42-、CO32- |
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丙<丁<戊 |
| B.元素金属性:甲>丙 |
| 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 |
| D.丙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与戊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能发生反应 |
发射“嫦娥二号”的长征火箭由三个子级构成。其中一子级上部装有液体四氧化二氮(N2O4),下部装有液体偏二甲肼(C2H8N2)高能燃料。发动机内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3N2↑+2CO2↑+4H2O↑,该反应中
| A.C2H8N2发生还原反应 | B.C2H8N2是氧化剂 |
| C.N2O4发生氧化反应 | D.N2O4是氧化剂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汽油的主要成分均为烃 |
| B.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酸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 |
| C.淀粉、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都能水解 |
| D.“地沟油”不能食用,但可以制生物柴油或肥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