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于2013年暑期在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周末黄金时间播出。活动主宣传语: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不是一个秀场,呈现出来的状态可能非常单纯.简朴,但却可以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这启示我们要
①发展传媒事业,传播中华文化 ②仅用本国文字,传承民族精神
③开展特色活动,传递中华文明 ④全民参与听写,书写中华文明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
A.诗人的感受是完全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
B.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
C.诗人的认识受到他自己的心理感情的影响 |
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由客观存在决定 |
2010年6月13日,著名漫画大师、美术活动家华君武因病在北京逝
世。有人说:“他的漫画是他思想的形象化,是时代的一面哈哈镜。”从哲学常识的角度看,说明
A.意识有许多表现形式,意识可以根源于理念 | B.意识是主观愿望在人脑中的反映 |
C.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 D.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
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音乐、舞蹈、雕塑、园林等都讲求“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这种情景相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无穷。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意境充分体现了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 B.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
C.社会和个人的统一 | D.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
意境不是意和境简单相加,而是意与境谐,并在基础上生出“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例如王维《雪中芭蕉图》将夏日的芭蕉和雪景画在一起,产生出独特的美感。这表明
A.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集中体现 | B.艺术创作不需要反映现实生活 |
C.艺术创作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 D.艺术创作纯属人的主观创造 |
“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这是温家宝总理对美国经济金融界知名人士所说的—句铿锵有力的话.这说明
A.正确意识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 B.在特定条件下意识可以决定物质 |
C.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 | D.认识的发展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
人们常说:三分戏剧、七分生活。艺
术来源于生活生产,并为现实服务。这说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②创造性思维来源于人的主观想象
③戏剧是对人们性格和品质的真实反映④戏剧是源于客观存在的艺术想象
A.①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