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蕴含的哲学思想是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②人民是社会变革的唯一力量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认识是实践不断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这种做法否认了

A.矛盾的特殊性 B.矛盾的普遍性
C.世界的物质性 D.联系的客观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胡锦涛在会见卡梅伦时指出,妥善处理两国的分歧,要求双方既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又要考虑对方的利益。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要坚持适度原则
D.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要注意分析转化的条件

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说过:“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积累成长起来的。”这主要说明

A.事物的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B.事物的发展主要是由内部矛盾引起
C.外因有时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事物内部量的积累并非都引起质变

专家指出,“自贸区”的建成能起到“10+1>11”的效果,中国与东盟十国的互补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贸易和投资都将大幅增长,有利于促进“自贸区”经济社会发展。“10+1>11”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A.加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促进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B.部分功能制约着整体功能,对整体功能的发挥起决定性作用
C.搞好局部,必然促进整体的发展
D.优化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关系,能激发各要素的活力,提升系统功能

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了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世界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D.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征三号”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把“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二期任务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与“嫦娥一号”卫星相比,“嫦娥二号”卫星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将验证直接地月转移发射、近月l00公里制动、环月轨道机动与定轨、高精度对月成像等多项关键技术,为实现成功落月积累经验。这表明,实践
①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②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必须和理论相结合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