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岛屿面积约为15万平方千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该岛屿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②终年受西南风控制,降水丰富 ③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力丰富 ④西南部冰川地貌发育显著 ⑤位于板块(张裂)生长边界,面积不断扩大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⑤ |
C.①③④ | D.②④⑤ |
该岛屿西侧以畜牧业为主,东侧以种植业为主,形成此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日照时数与地貌 | B.地面物质与土壤 |
C.坡度与人口分布 | D.地面坡度与交通 |
2012 年1 月12 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布,绘制了贵州扬鞭奋蹄的新宏图。其中要做大做强能源产业;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加大水利建设力度。同时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突出抓好石漠化综合治理;加强环境保护读图,回答下面各小题。乌江流域开发建设的内容有( )
①大面积种植水稻②梯级开发水能资源
③发展电力—炼铝—铝加工产业链④在景区内大规模建设宾馆等服务设施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促进贵州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对发生石漠化的地方全部实施生态移民 |
B.退耕还林还草,适时封山育林 |
C.制定石漠化治理的法规,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
D.加大替代能源建设,如以电代柴、以煤代柴 |
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下面图甲是某水库洪水时径流调节示意图,图乙是某水库蓄水前后对库区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示意图。回答下面各小题。图甲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 )
A.t1 | B.t2 |
C.t1之前 | D.t2之前 |
读图乙,导致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年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蓄水后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的上升运动减弱 |
B.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 |
C.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冬季气温升高,大气上升运动增强 |
D.蓄水后水汽蒸发量变大 |
水库建成后,可能使河流下游地区( )
A.洪涝灾害频繁 | B.发生地震、滑坡 |
C.流量趋向稳定 | D.鱼类绝迹 |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下游一横截面多年水位变化及该河流域气候资料统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各小题。该河流域
A.最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是“基塘生产” |
B.最有可能位于华北地区 |
C.最大的石油基地是黑龙江的克拉玛依 |
D.最有名的土壤是红壤、紫色土、水稻土 |
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及相关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地貌为河漫滩平原,它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产物 |
B.枯水期时,农民常在丁处种植小麦、油菜 |
C.丙处地形平坦,村落布局呈“条带式” |
D.7、8 月乙处易产生地质灾害滑坡 |
图中资料显示该河流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流量减小,水资源不足 |
B.降水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严重 |
C.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
D.过度使用水资源,导致土地荒漠化 |
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读下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各小题。四省市农村相比较
A.江苏农村使用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硫一定最少 |
B.福建农村以薪柴贡献率最大 |
C.广东农村以种植玉米为主,所以秸杆贡献率最大 |
D.北京农村使用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硫比其他三省农村的总和还多 |
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
A.发展沼气、利用太阳能 |
B.开采小煤窑、发展沼气 |
C.利用太阳能、开采石油 |
D.种植薪柴林、开发风能 |
下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回答下面各小题。关于①资源调配路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 B.穿越两类陆地自然带 |
C.目标市场位于海南 | D.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新疆和中亚 |
②资源调配线路建设的不利条件是( )
A.受地势影响抽水北送 | B.污染严重,水质差 |
C.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 | D.加大海河的防洪压力 |
③资源对输入地的直接影响是( )
A.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 B.出口加工工业比重增加 |
C.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增加 | D.电子工业升级换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