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1周年。中国已经全面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海量信息的汇入,互联网空间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人们在互联网上享受信息自由流动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一些有害信息和违法行为时常兴风作浪,成为阻碍网络健康发展的负能量。可见,加强互联网管理,维护互联网秩序已刻不容缓。
材料二:2015年6月30日,全球互联网治理联盟大会协调委员会首次会议在巴西举行。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在会议上阐述的中国观点引起大会共鸣。鲁炜强调,在互联网治理模式方面,中国政府反对任何侵害他国信息主权的行为,赞成共管共治,推动多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建立多边、民主和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1)结合材料一,运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的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公民在享有互联网自由的同时又要维护互联网秩序。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主权国家”和“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的知识,分析中国观点的依据。
城市政府的首要工作是什么?最大的政绩工程是什么?广州市民的回答是:“加强就业保障,改善就业环境。”这是该市统计局万户居民家庭调查网络发布的抽样调查结果。广州市民的这一回答是很实在的,政府加强了就业保障,改善了就业环境,有了稳定的收入,人们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稳定。提起政绩,一些干部自然而然地就要向GDP、基础设施等硬指标靠拢。而追求这些硬指标,又往往使得一些地方政府演变成追求经济发展指标的最大化,甚至忽视当地财政、资源、环境等对经济发展的可承载能力,大搞“形象工程”,导致“官造典型,典型出经验,经验出官”。其实,一届政府的政绩如何,应当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为标准。
运用有关政党的知识说明“政府的政绩如何,应当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为标准”。
材料一: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材料二:2002年7月9日,中共中央下达关于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通知。该条例从明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选拔任用条件开始,通过规范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任职,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交流、回避,免职、辞职、降职、纪律和监督等一系列环节,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做出了全方位的实体性和程序性规定。
材料三:中国在新世纪第一年大大加快了反腐败步伐,仅下半年,就有数起有省部级干部参与的集团性腐败案得到判决。2002年12月,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与全党同志重温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既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三个材料各自从什么角度体现了党的建设?
(2)在新时期应该如何加强党的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督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
为什么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群众利益无小事”……这些朴实无华而寓意深远的话语,成为当今最响亮、最实在、最激动人心的语言。
请阅读材料,回答:
(1)中国共产党应该始终做到哪“三个代表”?
(2)“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体现了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
(21分)某校高三2班在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后,编制了下面的简报:
(1)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对于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有什么意义?(6分)
(2)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文化强国势在必行”相关内容的认识。(7分)
(3)漫画“勿忘我”的哲学寓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