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1周年。中国已经全面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海量信息的汇入,互联网空间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人们在互联网上享受信息自由流动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一些有害信息和违法行为时常兴风作浪,成为阻碍网络健康发展的负能量。可见,加强互联网管理,维护互联网秩序已刻不容缓。
材料二:2015年6月30日,全球互联网治理联盟大会协调委员会首次会议在巴西举行。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在会议上阐述的中国观点引起大会共鸣。鲁炜强调,在互联网治理模式方面,中国政府反对任何侵害他国信息主权的行为,赞成共管共治,推动多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建立多边、民主和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1)结合材料一,运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的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公民在享有互联网自由的同时又要维护互联网秩序。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主权国家”和“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的知识,分析中国观点的依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十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1)分析图3所示的经济信息。
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外向度高,经济增速整体放缓,东部各地纷纷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受益于产业转移、政策倾斜等因素,中西部地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发展步伐加快,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为稳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2)结合材料,谈谈中西部地区应如何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

(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文化遗产热”方兴未艾,我们的文化保护意识与民族文化自觉在增强,同时,“文化遗产热”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问题1
某些地方政府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借创新之名破坏文化遗产的本来面目,损害了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使人们无法看到其原有的风貌。
问题2
“原生态”被一些地方滥用。一些反映原生态的歌舞表演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出现了内容、方式的雷同。
问题3
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目前,剪纸、皮影等文化遗产正面临危机。
问题4
一些大型项目施工(如水利、工业)和城镇化建设对文化遗产造成破坏,出现了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建设的矛盾。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针对上述问题,谈谈对文化遗产保护有什么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秋去冬来、气温骤降,北京市政府提前为居民供暖。这一人性化举措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令北京市市民感到很温暖。这种“看天供暖”的举措,执行起来多了几分弹性,给人一种公共服务的“温度”。“看天供暖”,这个“天”不仅是老天爷,而更是老百姓。
阅读材料,说明北京市政府为什么实施“看天供暖”这一举措。

3D打印机是“万能万物”制造机。神奇的3D打印技术原理很简单。先是设计目标物,之后将设计的标准文件格式导出并传送给一台3D打印机,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至于想打印什么,就靠创意和想法。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汽车配件,打造航模,为用户定制助听器,复制建筑模型,制造人体组织、艺术品,用食材打印饼干等,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

(1)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汽车配件、打造航模等,有人说,这是意识的作用,你是如何认识的。(9分)
(2)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3D打印企业如何实现从生长期到成熟期的发展。并说明其发展的经济意义。
3D打印技术发明与应用是一种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3)请谈谈科技创新的辩证法依据是什么。

材料: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必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还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应该怎样进行文化创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