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0多年前,韩非子就提出“奉法者强则国强”的思想,但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古代社会里,人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非常有效,法律思想不可能成为主流思想。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价值判断日趋多元,利益关系日益复杂,人治管理模式与之难以相容,无从维系下去。这表明
①经济基础决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0世界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种子构成。现在,科学家正在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
C.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D.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

“指鹿为马”的做法违背了真理的()

A.客观性 B.具体性 C.无限性 D.条件性

“有了目标就要着手行动,不要面对多姿多彩的想法而陶醉不已,不去努力为之奋斗它永远只是一个漂亮的肥皂泡,最终是会破碎的;……”这告诉我们()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十八大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等写入党章。这说明()

A.真理具有反复性、上升性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真理和谬误是相对的 D.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2013年12月4日,珠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由筹算演变而来,由于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原有的筹算不能适应计算的需要,筹算逐步演变为珠算。这一演变过程说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辩证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抛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