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无法推断出
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 |
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 |
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 |
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
下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效应器,且其中的信息均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a传到c |
B.如果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激素过多对于a分泌d、b分泌e均具有抑制作用 |
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
D.如果该图中a表示突触小体的膜(即突触前膜),b为递质,c为突触后膜,则发生在a中的信号转换过程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
如图所示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图解,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兴奋可以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由⑥⑦⑧构成的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
B.释放④的过程需要②提供能量,所以属于主动运输过程 |
C.结构③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
D.⑤具有特异性,一般是由蛋白质组成的 |
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2、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
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 |
C.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 |
D.物质a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
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 |
B.下丘脑既参与神经调节又参与体液调节 |
C.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增加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
D.寒冷能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 |
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中作为生命活动主要承担者的是
A.无机盐 | B.水 | C.蛋白质 | D.核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