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天然条件下,地表物质常常是粗细混杂的。由于石块和土的导热性能不同,因此冻结速度也各不一样。碎石导热率大,就会先冻结,水就会向石块附近迁移并在其附近形成冰,水形成冰后体积就会膨胀,使碎石产生移动,这样粗的物质和细的物质就会产生分离,这种现象科学家们称之为冻融分选作用,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好像有人有意将石头摆成一圈,这种地貌叫作石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以下条件和石环地貌的形成无关的是

A.地表比较平坦 B.岩石颗粒均匀
C.有充足的水分 D.气温在零度上下波动

以下地区最易出现石环地貌的是

A.青藏高原地区 B.巴西高原
C.南极洲 D.亚马孙平原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中A、B两点分别是晨线、昏线与北纬30度纬线圈的交点。

该时间最有可能是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A点的日落时刻为

A.15时 B.16时 C.17时 D.18时

读“某地某日太阳高度日变化图”(图甲),且这一天过后,北极圈内极昼范围正在扩大。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据图甲,推测当地的地理坐标为( )

A.50°N, 120°E B.40°N, 90°E C.40°S, 120°E D.0°,90°E

图乙中各日照图与图甲所示相符的是( )

观察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虚线圆圈表示极圈,晨昏线此刻正好与该虚线圆圈相切,相邻经线间经度差相同。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对于①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这一天昼长24小时 B.此刻地方时为正午12时
C.太阳即将在1小时后升起 D.经度为150°E

若虚线圆圈为70°,其他条件不变,则(  )

A.北半球夏半年时间增长
B.长江汛期缩短
C.香港(纬度在22.9°至22.37°之间)将属于温带范围
D.南半球的寒带范围扩大,北半球的热带范围缩小

僧一行在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日北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下列地理现象与僧一行的发现有因果联系的是()

A.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
B.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C.北半球夏半年长于冬半年
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

下图中,相邻经线间的经度差相等,虚线为晨昏线,晨昏圈与极圈相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甲地位于乙地的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当图中乙地的时间为20点时

A.北半球昼长夜短
B.全球被平均分为两个日期
C.丁地的地方时为21点20分
D.北京时间为次日4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