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A、B、C三地对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数据如下表,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 地点 |
A |
B |
C |
| 海拔(米) |
500 |
250 |
600 |
| 某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米) |
421 |
3 |
412 |
该区域可能属于
| A.向斜谷 | B.背斜谷 |
| C.向斜山 | D.背斜山 |
对该地貌形成过程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岩浆活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 B.沉积作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
| C.沉积作用、地壳运动、侵蚀作用 | D.变质作用、地壳上升、风化作用 |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a、b、c、d四箭头所表示的风向,正确的是
| A.a | B.b | C.c | D.d |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大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风力,乙地大于甲地 |
| B.气压,丁地大于甲地 |
| C.气温,丙地高于乙地 |
| D.昼夜温差,丙地小于甲地 |
读“北京至乌兰巴托之间某地区冬春季节某日锋面活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所示为某日北京时间0时的锋面活动情况,锋面的移动速度为40千米/时,该日18时北京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大风、雨雪 | B.连续性降水 |
| C.气温较高,天气晴朗 | D.气温下降,天气转晴 |
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的是

下图为我市某年份6月19日-20日的24小时内气温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此时段该地受( )
| A.冷锋影响 | B.暖锋影响 |
| C.低压中心控制 | D.高压中心控制 |
此时段该地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 A.气压下降 | B.吹偏南风 |
| C.晴朗天气 | D.阴雨天气 |
下图中a、b、c、d四点间存在热力环流,根据四点气压数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为冬季,则c处是陆地,d处是海洋 |
| B.若为白天,则c处是陆地,d处是海洋 |
| C.若为夜晚,则c处是海洋,d处是陆地 |
| D.若为城郊环流,则c处是城市,d处是郊区 |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全球气候变暖与图中的 环节的增强直接相关(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