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地带是兼顾自然地理、人文脉络、经济区的整体功能和行政区的完整性等诸多因素的一种经济区形式。下图为长江经济地带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长江经济地带空间结构中的辅轴的分布规律是( )
| A.沿长江干流分布 |
| B.沿长江支流南北延伸 |
| C.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铁路线分布 |
| D.沿公路线分布 |
对重庆成为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分析错误的是( )
| A.地处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地理位置优越 |
| B.是上游地区的交通枢纽 |
| C.经济总量大,对周围辐射带动作用大 |
| D.进行城市建设的地形条件优越 |
工厂之间的空间联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
①为了节约能源费用
②为了共同利用基础服务设施
③ 共同利用廉价的劳动力
④ 为了共同提高生活水平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列工业部门布局应接近市场的是()
| A.石油开采工业 | B.水果罐头厂 |
| C.有色冶金工业 | D.啤酒厂 |
读下面的三角坐标图,据此回答22-23题。
若X、Y、Z分别表示影响我国工业区位的原料、能源及市场因素,则图中四点与长江三角洲的区位条件比较吻合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若X、Y、Z分别表示①②③三个国家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的比重,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①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计划生育 | B.鼓励生育 | C.采取移民政策 | D.鼓励人员出国 |
下图为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分布图。读图,回答21题。
造成我国农业生产地域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土壤、水源 | B.劳动力、技术 | C.气候、地形 | D.市场、交通 |
今年60多岁的杰恩和安娜夫妇经营了一个农场,杰恩说“三四十年前农场常有许多来自西部牧场的牛群在此育肥,并就地屠宰,当时大家真是忙坏了,近年这种盛况少见多了。”结合其工作年历(见下表),回答18-20题。
杰恩和安娜的农场最可能位于图1中的()
| A.A地 | B.D地 | C.E地 | D.F地 |
该农场近年来自西部牧场育肥牲畜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
①交通的发展以及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
②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
③ 饲料作物栽种面积大幅缩减
④ 节省运费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图2甲-己中符合该农场特征的农业类型是()
| A.甲 | B.乙 | C.己 | D.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