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震级每增加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0倍 |
B.4级以上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
C.岩石发生断裂释放震波的地方叫震中 |
D.一次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是一样的 |
读图,回答问题。图示区域最典型的地貌是
A.移动沙丘 | B.冲积平原 |
C.喀斯特地貌 | D.盆地地形 |
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A.降水 | B.交通 | C.光照 | D.政策 |
图示地区能源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A.矿产丰富 | B.高原地形 |
C.地势落差大,水量丰富 | D.纬度较低 |
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住;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置换为高端产业,如图下图。读图判断各题。各企业集聚在第一代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是
A.共用基础设施 | B.加强相互竞争 |
C.靠近原料产地 | D.获取邻厂信息 |
从第一代产业园区发展到第二代产业园区,当地逐渐失去的优势是
A.管理经验 | B.资金 | C.科技 | D.廉价劳动力 |
下图为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各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 ![]() |
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 |
C.乙地的海拔高度高于丙地 | 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
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地质作用与形成的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流水侵蚀,易形成沟谷 | B.乙地风力搬运,易形成戈壁 |
C.丙地风力沉积,易形成沙丘 | D.三地风力侵蚀,易形成风蚀蘑菇 |
读“东北地区”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D地的资源有:
A.铁矿 | B.煤炭 | C.石油 | D.森林 |
关于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地区是东北主要的水稻区。 |
B.ABC 区是东北的主要的林业和特产区。 |
C.BC是我国最大的林区。 |
D.FEG三河交汇地区是三河牛和三河马的主要分布区。 |
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强制约了农村的综合发展件。 |
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该地区生长期长,利于养分积累是东北大米质量优越的重要原因。 |
C.与我国主要农业区相比,热量条件无论怎么看都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劣势。 |
D.气候寒冷、病虫害少;几乎不需施用农药,农产品具有天然的绿色优势。 |
东北作为我国传统的大豆主产区,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A.靠近市场 | B.光热充足 | C.土地肥沃 | D.水源丰富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下面是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模式。回答下列问题。
模式一: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模式二: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模式三:沿边开放→边贸发展→城市化
模式四:森林、矿产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 工业化→ 城市化四种模式中,以政策为动力推进城市化的是
A.模式一 | B.模式二 | C.模式三 | D.模式四 |
下列地区中符合模式四的是
A.苏南地区 | B.浙江温州 | C.云南德宏 | D.东北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