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导致自然灾害的灾情由大到小的因素排列正确的是(  )

A.孕灾环境: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B.致灾因子:火山、地震、泥石流、滑坡
C.受灾客体:残障老年女性、一般老年女性、青壮年男性
D.自然环境:南极大陆、亚马孙平原、西伯利亚、马里亚纳海沟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关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一半,但目前开发利用率还不到5%
B.长江干流航线与京广、京九、京沪等多条铁路线及京杭运河相交
C.近年来,长江洪涝灾害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上、中游植被破坏严重
D.长江年径流量达10000亿米3,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

A.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B.受季风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
C.全国大多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
D.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西部受夏季高温的影响

读我国最长的两条河流部分河段沿程水温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示长江段沿程年平均水温线是

A.X1 B.Y1 C.X2 D.Y2

河流水温变化与其流经地区的气候相关。Y河甲河段冬夏季水温差异小,因其穿行在:

A.横断山区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太行山区

下列说法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A.我国河流均自西向东流入印度洋
B.我国大多河流上游落差大,富水能
C.河流的水温从上游向下游递增
D.河流下游流速慢,利于航运

下表三代表酸雨、寒潮、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大)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环境问题类型程度
地区





●●

●●
●●●●

●●●


●●●


●●●
●●●●


●●●●
●●●●
●●

甲和丙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寒潮、酸雨 B.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C.酸雨、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寒潮

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复杂 B.降水充沛 C.纬度较低 D.距海洋近

我国在解决丁类环境问题上,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A.退耕还湖 B.生态移民 C.优化能源结构 D.南水北调

下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

A.气旋缓慢过境 B.冷锋缓慢过境
C.反气旋缓慢过境 D.暖锋缓慢过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