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资料”(下表),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面积(万平方千米) |
118.3 |
||
国境线长 |
4 200多千米 |
||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
19(2000年) |
||
7月均温(℃) |
16~26 |
||
年降水量(毫米) |
50~500 |
||
土地利用情况 (平方千米) |
耕地 |
林地 |
草地 |
56 260 |
95 560 |
624 590 |
该省区应是( )
A.黑龙江 | B.内蒙古 |
C.新疆 | D.西藏 |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今后该省区农业生产发展方向是( )
A.开垦荒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
B.退耕还林还草,重点发展畜牧业 |
C.建成商品棉基地 |
D.扩大林果业发展规模 |
与长三角相比,松嫩平原( )
A.水土资源丰富 | B.耕地资源集中在东部 |
C.水资源分布较为均匀 | D.耕地资源丰富,热量相对不足 |
读图,完成第1题。
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A.发展水平 | B.生活特点 | C.发展方向 | D.发展条件 |
该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据图回答24~25题。甲海域表层海水盐度较低,深层海水盐度较高,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
①海域封闭
②水体较深
③蒸发旺盛
④陆地径流汇入
⑤暖流影响
A.①③⑤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②④⑤ |
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海域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宝库 |
B.图示区域是第一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 |
C.图中西部河流为内流河 |
D.图中山脉西部降水多于东部 |
亚洲某地(约27°N,86°E),蓝天与白云交织,雪山与湖泊辉映……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
B.高原山地气候 |
C.温带大陆性气候 |
D.地中海气候 |
该地的相对地理位置位于( )
A.喜马拉雅山脉南侧 |
B.德干高原北部 |
C.阿拉伯海沿岸 |
D.地中海沿岸 |
读甲、乙两区域图,结合表中信息完成20~21题。
甲岛 |
乙岛 |
|
气候类型 |
热带季风气候 |
热带草原气候 |
地形特点 |
山地丘陵为主, 中部高四周低 |
山地丘陵为主 |
土壤类型、分布规律 |
砖红性红壤,具有 地带性规律 |
火山灰,具有非 地带性规律 |
主要经济作物 |
茶叶 |
甘蔗 |
甲、乙两岛气候成因的相似点有( )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C.西南迎风坡多雨,东北背风坡少雨 |
D.冬季受赤道低压带影响 |
当甲岛盛行东北风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是两种经济作物的收获期 |
B.正是两种经济作物的生长期 |
C.利于茶叶的生长,不利于甘蔗的收获 |
D.不利于茶叶的生长,有利于甘蔗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