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来,“一带一路”成世界热点。回顾历史,海陆丝绸之路给中国和世界也带来过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路线图
(汉代)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罗马帝国,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遥远的西方。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历史上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谁?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丝绸之路的作用。
材料二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刘志达《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2.材料二中郑和的行为带来哪些影响?
3.对比两幅路线图,归纳中国从汉朝到明朝对外交往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革命后)……以前长期作为英国政治生活中一个主要因素的国王宫廷和议会的冲突,却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发展。这就是王权逐渐受到限制而衰落,而议会的权力却节节上升,终于超过了王权,成为英国政治中掌握最高权力的机构。
——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材料二“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庄严的国会告别。在它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所有的公职。”
——华盛顿在1783 年12 月的辞职讲话
材料三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使英国“王权逐渐受到限制而衰落”的法律性文件是什么?“议会的权力却节节上升”的结果使英国最终确立了何种政体?
(2)材料二中华盛顿所说的“我的使命”是什么?列举一项他完成该使命的主要活动。
(3)结合所学,请用史实说明“林肯拯救了美国”。
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伟大的胜利,凝聚同仇敌忾的力量,也见证守望相助的情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二某战役主要战绩表
战役时间 |
战斗次数 |
毙伤俘日伪军数 |
破坏交通线 |
拔掉据点 |
3个半月 |
1 800多次 |
4万多人 |
2 000多千米 |
近3 000个 |
材料二苏联承受了敌人最沉重的打击。纳粹分子向这里派出了最精锐的部队,集结了全部的兵力。二战中的决定性战役就发生在这里,这些战役中的参战部队和设备的数量都是史无前例的。
——普京在纪念俄卫国战争70周年阅兵式上的讲话
材料三 中国远征军英勇作战,拯救了500余名美籍传教士、新闻记者和7000余名英军。在反法西斯中国战场上空飞翔着的,不仅是大名鼎鼎的美国“飞虎队”,也曾有被誉为“武汉上空的鹰”的苏联空军志愿队。……同仇敌忾中,善良的人们义无反顾跨进同一条战壕。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国籍的民众凝聚成牢不可破的命运共同体,筑起力挽狂澜的钢铁长城。
——任仲平《让我们挽紧和平的臂膀》
(1)图一、图二反映了抗日战争中的两次重要战役,请分别写出它们的名称。
(2)俄卫国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纳粹分子”全面挑起二战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二战中的决定性战役”指的是哪场战役?
(3)请概述材料体现的观点,并结合所学进行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人类文明交往生生不息,从地域性的交往走向全球性的交往,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展现了人类的进步与发展,而“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印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写出图一路线的起点和图二路线最远到达的地方?结合两图写出我国古代对外交往路线有何变化?
材料二宋代海外贸易兴盛,政府专设官员加以管理……商人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不断提高。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南宋时期对南方的开发,促成江南地区成为经济文化中心。
(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从经济、科技、政策角度分析)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 (4分)
近500年来,人类历史加速发展,出现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1年明治政府设立文部省,随后派人到欧美考察教育。考察团回国后,明治政府决定推行全民教育政策,逐渐在全国建立小学、中学、大学和工业、农业、商业等实业学校及师范学校、业余学校等;为学习欧美科技, 还高薪聘请外籍教师……明治政府各部门中,文部省经费开支最多,政府逐步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拨款。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治政府文化教育的主要措施。 你认为这些措施对促进日本发展有什么作用?
材料二:
(2)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俄国、日本和中国的三个重大历史事件,在此之前三国面临的国内与国际社会形势有何共同之处?他们面对问题所采取的解决手段有何共同之处?
材料三: 在世界经济现代化的300年里,中国曾丧失了三次发展的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回眸世界300年(1700~2001年)展望中国新世纪》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丧失三次发展机遇的主要原因各是什么?(3分)
材料四 危机造成的股市恐慌和损失是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发端于世界金融体系中心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快向其他国家蔓延,变成了全球金融危机……
——引自新华网
材料五:在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各国开始认识到,应当寻求有效的全球战略来应对这场危机,通过各种平台加强磋商与沟通……
——引自人民网
(4)据材料四,并结合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分析,为什么当前这次金融危机会出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现象?说出材料五强调各国政府应对危机的措施。
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这场“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从西方文明中采纳了哪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被这场运动所”忽略”的西方文明中”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是指什么?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共两党的宣言(谈话)发表的历史背景?依据材料概括国共两党的共同主张。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了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据材料分析社会主义探索过程呈现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