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来,“一带一路”成世界热点。回顾历史,海陆丝绸之路给中国和世界也带来过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路线图
(汉代)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罗马帝国,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遥远的西方。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历史上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谁?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丝绸之路的作用。
材料二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刘志达《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2.材料二中郑和的行为带来哪些影响?
3.对比两幅路线图,归纳中国从汉朝到明朝对外交往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古往今来,中央政府大都非常重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各个时期所采取的政策不同,效果也各有千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王)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已而……封诸侯,班赐宗彝,作《分殷之器物》。
一一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纪》
材料二尹湾六号汉墓一号木牍正面:(第1行)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
——《尹湾汉墓简牍》
材料三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成不逮元。……
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一一(明)宋濂《元史》卷五八《地理志))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统治者实行何种地方行政制度?(1分)
(2)据材料二指出西汉初期推行的地方管理制度有什么特点?为了克服这一制度的局限性,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3)据材料三,分析元朝推行行省制度的原因是什么?这一制度在加强地方管理方面有何创新之处?(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就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管理,谈谈你的认识。(1分)
当前,我们正处于人类迄今所知的规模最大的科技革命之中,这一革命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比早期工业革命更深刻、更迅速。 请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电子计算机问世以后,仅仅30年就经历了五代。平均每六年其运转速度就提高10倍,存贮量增加20倍。蒸汽机从发明到运用经历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而原子能为6年,晶体管为4年。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请回答:(1)材料一的图片展示的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该次科技革命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其核心是什么?人类由此进入什么时代?
(2)材料一中反映原子能技术利用的是哪一幅?什么理论为原子能的使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该次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并据此谈谈该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4)材料三中的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人类在利用科技成功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利影响。谈谈你的认识,并说说作为一名中学生,如何从自身做起,减少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负面影响。
经济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也学会了——至少是在一定程度上学会了革命所必需的另一种艺术:灵活机动,善于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迅速急剧地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原先的道路在当前这个时期证明不合适,走不通,就选择另一条道路来达到我们的目的。
——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
材料二二战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美国加大了对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五六十年代,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科学发明出自美国,高科技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主要动力,微软、IBM、英特尔等世界最大的信息产业公司都在美国,美国信息产业的产品几乎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美国、西欧、日本不同时期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
材料四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另一条道路”指的是什么?实施后起了什么作用?
(2)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干预” 全面实施最早的领导者。材料二反映了美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哪些主要特征?
(3)材料三的图示反映出西欧、日本二战后工业生产在世界上所占的比重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共同原因。
(4)材料四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什么趋势?除材料四的描述外,这个趋势还有什么表现?
(5)上述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给经济崛起中的中国带来哪些启示?
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几经变动。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填空。(每空1分,答案填在答卷纸上相应位置)
时间 |
史实 |
结果(影响) |
20世纪初 |
一战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 (1)两次国际会议。 |
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统治世界的新秩序——(2)。 |
20世纪中期 |
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3)》 |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起来。 |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认为自由世界必须制止共产主义的扩张。 |
这个政策被称为(4),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美苏之间(5)的开始。 |
|
1955年5月,苏联、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8国签署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
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6)(组织),标志着美苏对峙的(7)最终形成。 |
|
20世纪末 |
1991年12月25日19点38分,印有镰刀锤子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楼顶徐徐地、却是永久地降下。 |
苏联的解体,标志着(8)格局的结束。 |
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
当今世界,暂时形成了(9)的局面,正朝着(10)方向发展。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为工业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二: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1)两段材料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2)两次工业革命中都出现了新动力、新能源,把人类带入了两个新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能源有哪些?这两个新时代分别是什么?
(3)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共同影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