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细胞内自由水的下列描述,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 A.约占细胞内水分的95.5% |
| B.与蛋白质等物质相结合 |
| C.能够流动和易于蒸发 |
| D.代谢反应介质或参与反应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和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的混合物可使健康小鼠死亡 |
| B.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ATP、[H]和O2都在叶绿体基粒中产生 |
| C.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会使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
| D.DNA中的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比例与其在一条链中所占比例不相等 |
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2 |
|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 |
| C.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
| D.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 |
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
| B.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
|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
|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
我国学者童第周等人,从两栖类动物蝾螈内脏中提取DNA注入到许多金鱼的受精卵中, 孵出的鱼苗约有1%在嘴后长有蝾螈特有的一根棒状平衡器,该实验表明DNA
| A.能够复制,使前后代保持连续性 |
| B.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
| C.能引起可遗传的变异 |
| D.分子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
如图,病毒甲、乙为两种不同的植物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杂种病毒丙”,用病毒丙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增殖后产生的新一代病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