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有关果蝇的培养记录,通过本实验说明
海拔高度 温度 突变率 (每一百万个个体中)
5000 m 19 ℃ 0.23
5000 m 25 ℃ 0.63
3000 m 19 ℃ 0.21
3000 m 25 ℃ 0.63
A.果蝇的突变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引起的 |
B.果蝇的突变率只与培养地点所处的海拔高度有关 |
C.果蝇在25 ℃时突变率最高 |
D.果蝇的突变率与培养温度有关 |
在如图所示结构中,兴奋传导(传递)的方向不能是(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① | D.④→③ |
对下列曲线图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相同 |
B.乙图所示n点后影响矿质元素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溶液离子浓度 |
C.图丙中m点所对应浓度对芽的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
D.图丁k点对应的温度表示酶的最适宜温度,动物体内的酶最适宜温度差别最大 |
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反映生长素浓度与芽位置关系的是(侧芽1、侧芽2、侧芽3分别表示距顶芽的距离由近到远( )。
一株盆栽植物甲,其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用乙图表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将该植物向左侧水平放置,根将向下生长,表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
B.甲图①处生长素浓度可用乙图f点表示,此处生长受到抑制 |
C.给予该植物右侧光照,③④侧生长素浓度可分别用乙图c、g点表示 |
D.如果摘除甲图中的部位①,则②处生长素浓度会高于![]() |
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 )
A.Ⅰ体液Ⅱ细胞外液Ⅲ细胞内液Ⅳ组织液 |
B.Ⅰ突触Ⅱ突触前膜Ⅲ突触后膜Ⅳ突触小泡 |
C.Ⅰ核酸Ⅱ核糖核酸Ⅲ脱氧核糖核酸Ⅳ信使RNA |
D.Ⅰ免疫Ⅱ特异性免疫Ⅲ非特异性免疫Ⅳ细胞免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