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与对应的反应现象或原理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或原理 |
A |
取少量KI溶液,先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苯,振荡、静置 |
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
B |
将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慢慢滴入氢氧化铝胶体中 |
均先沉淀后溶解 |
C |
将浓硝酸加入盛有铂、金的烧杯中,不反应,加入一定量 浓盐酸后,铂、金溶解 |
浓盐酸氧化性强于浓硝酸 |
D |
将40.0 g NaOH固体溶于1.0 L蒸馏水中配成溶液 |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1 |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A.晶体硅具有半导体性质,可用于生产光导纤维 |
B.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可与酸性高锰酸钾作用产生O2 |
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可用铜罐代替铁罐贮运浓硝酸 |
D.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钢抗拉强度大,钢芯铝绞线可用作远距离高压输电线材料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 |
B.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 |
C.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为阳极,铜盐为电镀液 |
D.铁管上镶嵌锌块,铁管不易被腐蚀 |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汽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化器”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
B.“84消毒液”具有强氧化性,可做环境的消毒剂从而预防流感 |
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PM2.5在空气中有可能形成胶体 |
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
已知: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1、KClO、KC1O3,且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KOH)=amol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某温度下,反应后c(Cl-):c(ClO-)=11,则溶液中c(ClO-):c(ClO3-)=![]() |
B.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 |
C.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的范围:![]() ![]() |
D.改变温度,产物中KC1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 |
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和CrO
,它们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很大的损害,其中还原沉淀法是常用的一种处理方法。流程如下:
其中第①步中存在平衡:2CrO(黄色)+2H+
Cr2O
(橙色)+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第①步当2v(Cr2O![]() ![]() |
B.对于上述平衡,加入适量稀硫酸后,溶液颜色变黄色,则有利于CrO![]() |
C.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应调至9 |
D.第②步中,还原0.1 mol Cr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