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在当下,网络语言正铺天盖地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对160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9.8%的受访者日常生活中会使用网络流行语,64.2%的受访者认为当下网络流行语入侵汉语现象严重,46.0%的受访者担心会污染汉语,51.9%的受访者直接建议,出台相关措施,保护汉语纯洁性。
受访者中,80后占45.3%,90后占21.9%,00后占1.0%。他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网络流行语有“萌萌哒”(50.8%)、“有钱,任性”(40.2%)、“屌丝”(39.7%)、“不作死就不会死”(26.2%)等。
90后大学生吴桐平时喜欢流连于微博、微信等各大社交平台。她说:“这些词既俏皮可爱又犀利简练,让自己和同龄人交流起来更加自然和谐。即使是部分人认为粗俗的词语,用起来也很有意思,大家只是当口头禅随意使用,并无恶意。”
著名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鸣生表示,网络的出现,丰富了现代语言的内涵和形式。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这一平台充分展现自己的语言魅力,甚至创造新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叙述结构。整体而言,这种现象是好事,既促进了汉语发展,又丰富了民族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陈满华说,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一样,精华糟粕同在。我们可以对语言的发展做一些有意义的推动工作,比如,及时发动民间和组织专家对网络流行语,进行更大规模的收集、释解和描写。这些工作,将有利于汉民族共同语更顺畅地新陈代谢、稳步发展,也能使更多普通百姓及时顺应母语日新月异的变化,甚至为其发展或多或少地做出贡献。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5年02月05日)
材料二:
年末,又到了网络十大流行语盘点的时刻。而前几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禁止使用网络流行语。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任遂虎教授认为,“网络流行语属于新潮俗文化,具有自身的时髦性和浓烈的黑色幽默色彩。它不满足于旧有语汇的表达,通过‘断章取义’来截取、生发新义,真正的含义往往隐藏在表面字义背后——这样一来,无形中就放大了俗文化中原本存在的低俗、不雅成分。而油腔滑调、表达模糊、词义晦涩、语法不规范之类的问题,就成了这类语词与生俱来的‘皮癣’。”
网络流行语难免泥沙俱下,为此,很多人认为,从这个层面来讲,广电总局禁止流行语进入广播电视中的规定,有其积极的意义。
(摘自《法制晚报》2014年12月5日)
材料三:
网络流行语的核心层面是社会心态的传接。虽然公共话题在网络流行语中占比不高,但却反映出网民对于国家公共议题的关注和理解。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包容百姓吐槽“APEC蓝”的谈话,将政府治理环境问题的决心传递给网友,使原本的调侃表达经历变奏,获得体制内认可,强化了网友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感。情感类话题的词语仍是网络流行语的关键组成部分,人们需要新词语用以活跃情感话题。“小清新”、“女汉子”转生为“小鲜肉”、“暖男”,网络流行语不仅感叹着感情的无奈,也寄望着感情的美好。
对于网络流行语与语言的规范性,近年来争论极多。更迭换代的流行语层出不穷,如同“行话”或“切口”一样表达着网络社群的自我认知,确立起独享的“私属语言”。
传媒用词方面,互联网时代之前的异形词规范可为明证,上世纪80年代艾滋病见诸报刊之时,曾经“艾滋”“爱滋”同存并用,为避免“爱”而“滋”病,原卫生部将名称规范为“艾滋病”。
教育教学方面,对青少年进行人文素养的严肃培训,书面用语的规范是必须且必要的,应以“谨慎而不轻率”、“宽容但又严苛”的态度对待网络流行语。
辞书编写方面,作为我国语言规范标杆的《现代汉语词典》,自1978年出版以来,历经改版,已经吸纳了诸多网络新词。2012年的第6版即收录了“雷人”、“宅”、“山寨”、“草根”、“粉丝”、“闪婚”等网络热词。同时也拒绝了“剩男”“剩女”等具有歧义或歧视色彩的词汇。
不必将网络流行语视为断送中华文脉的洪水猛兽,宏观上无过分干预的必要,社会历史自然会对网络语言进行公正而有效的筛选。微观应用方面却不可置之不理,这无疑是避免部分网络流行语污染社会文化、保持语言规范与文化健康的关键。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5年02月14日)
材料四: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继去年抛出“你懂的”,担任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新闻发言人的吕新华又在今年发出“大家都很‘任性’”的言论,再次成为引领今年两会会场的热门词汇。
紧接着,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上午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面对2907名人大代表提出“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当日下午参加他所在的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经济发展“也不能那么任性,否则靠什么可持续发展?”
(中新社记者张子扬)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网络流行语的优劣及其备受争议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网络流行语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说明各领域是如何规范网络流行语的。
(4)比较材料二和材料四,谈谈广电总局与国家领导人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不尽相同的理由。你又是怎样看待网络流行语的?
下面是一则留言,其中有三处用得不够妥当,请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并进行修
改。(3分)
小李同学:
您好!
今天,我于百忙之中①,到你的班级致谢,不巧的是你不在,真的遗憾②。那么,我丢
失了钱包,十分着急,多亏你拾金不昧,使我的钱包得以璧还③。我万分感谢。今略备薄
礼④——笔记本,聊表谢意,望心领⑤。
祝:学业有成!
高三(10)班王超
应该修改的是:(1)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某县教育局丁局长在欢迎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x x x的大会上致辞说:“x老师是现代伟大的语文改革家,是我们崇敬的导师和偶像,我代表全县人民十分虔诚地欢迎他的到来……”
x老师听了很不自在,在场的语文老师都议论纷纷。
(1)丁局长的欢迎词确实让人“不自在”,让人“议论纷纷”,试指出3点不得体的地方
并改正。(3分)
答:
(2)面对丁局长的欢迎词,语文特级教师XXX怎样说才算得体?试给这个教师拟几句
答谢辞。(3分)
答:
请将下面的材料改写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3个字)
21日零时刚过,传说中的“黑屏”终于出现在使用非正规渠道微软软件用户的面前。然而,一场以正义之名发起的反盗版行动,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近几天来,微软一直处于舆论漩涡中心,起因是一条在互联网上快速传播的消息:微软将启动最严厉的反盗版行动,一旦被确认为盗版,WindowsXP专业版操作系统将每一小时“黑屏”一次。微软举起的反盗版利剑,不但未能起到震慑作用,反而招致许多网民的反对,有律师甚至公开称之为“最大黑客行为”。
答:。
许多俗语和名言警句,如果变换一个角度思考,就会产生另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理解。请依照示例,写出你对下面俗语或名句的不同看法。
【示例】酒香不怕巷子深
另一种看法:深巷中的酒香,谁能闻得到?好酒也需要包装和宣传。在信息时代,我们不能消极等待一个偶然过客的发现。
(1)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另一种看法: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另一种看法: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出小分子功能饮水对人体健康的三点主要作用。每点不超过10个字
下面是为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设计的三条广告词,,使水的性质和功能发生改变,从而使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得到调节。功能水之所以能全面促进人体健康,其奥秘就在于它的水分子团小(5~7个水分子),重氢含量少,并含有多种有益于生命的元素及其含水络合离子群。在普通饮水中,重氢含量多,水分子团大(10~13个);而功能水重氢含量少、水分子团小,其活性大、渗透力强、溶解性好,有利于各种营养素的吸收、运送和利用。功能水中含有的多种元素及其含水络合离子群,在人体生化反应过程中起催化激活作用,有的直接成为生物酶的活化中心,有的影响DNA的合成、复制。
① ;
② ;
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