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质量为1.0kg的物体以某初速度在水平面上滑行,由于摩擦阻力的作用,其动能Ek随位移s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g=10m/s2)(  )

A.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0
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C.物体滑行的总时间为2.0s
D.物体滑行的总时间为4.0s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电子动能减少,原子势能增加
B.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有可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α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

质量为0.2kg的物体,其速度在xy方向的分量vxvy,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y方向相互垂直,则()

A.0-4s内物体做曲线运动
B.0-6s内物体一直做曲线运动
C.0-4s内物体的位移为12m
D.4-6s内物体的位移为

我国2007年10月24日发射的“嫦娥一号”月球卫星经过四次变轨后其绕地球运行的椭圆轨道的远地点D靠近了距地面38万公里的月球轨道。如果忽略月球引力的影响,有关“嫦娥一号”通过远地点A,B,C,D的物理量说法正确的是()

A.在A点线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小
B.在A点角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大
C.在D点角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小
D.在D点线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大

如图所示的位移(s)—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C.s—t图象中t1时刻v1>v2
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C

A.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
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
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