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广州饮早茶习俗闻名遐迩。既名为“早茶”,茶水便自然是广州早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常见的茶水有乌龙茶、铁观音、普洱茶,但一般以红茶为主,取其暖胃去腻,利于消化。红茶色深红,汤浓稠,味苦涩,虽在视觉和味觉上都不如绿茶,却与早茶中味道浓郁的茶点是绝佳配搭。茶点在早茶中的地位尤为重要。茶点分为干湿两种,干点有饺子、粉果、包子、酥点等,湿点则有粥类、肉类、龟苓膏、豆腐花等,其中又以干点做得最为精致,卖相甚佳。
材料二:广州人把饮早茶称为“叹茶”(即享受之意)。早晨,买份报纸,走进茶楼,要一壶茶,买两样小点心(一盅两件), 三五老友边吃边聊,其乐融融。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享受这份惬意的大多是老人。年轻人认为:饮早茶要早起,想睡多会;饮茶是中老年人的活动,不适合我们年轻一代;茶楼人多,环境吵杂,不舒服。
(1)外地人想通过网络了解广州饮早茶文化,根据材料一,你会建议其输入哪三个关键词进行搜索?
关键词: 、 、
(2)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州早茶文化正面临着各种饮食文化的冲击, 你认为广州传统早茶文化应该发扬并传承下去吗?为什么?请简述一点理由。
金秋十月,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承习俗
(1)古代诗歌中,“月”是常见的意象,下面与“月”有关的诗句中,哪两句写到了传统节日?
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D.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唐代诗人在传统节日记事抒怀的作品,《九日齐山登高》是其中的一首,请你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你注意到这首诗中描写的节日习俗了吗?请写出你学过的,同样描写这个节日习俗的两句诗。
活动二:学对联
(3)对联的基本要求:
①必须是两句,而且这两句字数一样多。
②头一句与第二句所用短语的结构与词性应当相同或相似,即是说必须形成对偶
的修辞格。 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这两句就可以称作对联:“国家富强”是主谓短语,“人民幸福”也是主谓短语;“国家”与“人民”都是名词,“富强”与“幸福”都是形容词。
③两句的内容必须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内容没有联系,即使符合前两点要求,也不能叫做对联。
④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
请根据对联要求,解答下面的问题。
你认为下面三个选项中,哪一个选项的内容不可以作为对联,请具体说出两个理由。
A.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B.百花迎春满地香,幸福临门多喜气。
C.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
下面有四个句子,不是病句的不要动它,你只修改病句。
(1)他对工作认真负责,虽然身在病中,但他无时无刻不忘学校交给他的任务。
(2)看到他被雨水浇得像个落汤鸡,大家都忍俊不禁。
(3)有些人非常酷爱玩手机,结果功课学得完全一塌糊涂。
(4)教育局号召各学校行动起来,做好校园安保工作,防止校园安全事故再次发生。
在第一个横线上填上一个字,使每项成为一个成语;接着在第二个横线上解释所填的字。
(1)惟妙惟 ( )
(2)不 ( )无术
(3)相形见 ( )
(4)不 ( )之客。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我们都知道“fù yǒu shī shū qì zì huá”的道理。而这些年,有各种各样的调查数据显示,国人平均读书量较多的也只有6本,而欧美国家达16本,北欧国家达到24本。这些数据未必精确,却也从一个侧面而反映出国人在喧嚣 的生活中静不下心来读书的 gān gà 现实。也难怪文化学者们为此忧心忡忡。
(1)给加点的两个字注音。
(2)写出与拼音相对应的汉字。
fù yǒu shī shū qì zì huá
gān gà
(3)划线复句是什么关系的复句?
完成下面的对联
上联:居陋室陷淤泥如莲清净
下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