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意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情况。据表完成下列各题。
表
时期(年) |
1985~1990 |
1990~2000 |
2000~2011 |
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 |
6.49 |
5.72 |
6.22 |
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 |
3.77 |
4.28 |
3.79 |
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A.先增后减 | B.逐渐增加 |
C.不断减少 | D.先减后增 |
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A.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 B.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
C.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 D.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
读某城市功能分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所示该城市盛行()
A.东北风 | B.东南风 |
C.西南风 | D.西北风 |
图中地价最高的是()
A.M区 | B.H区 | C.S区 | D.风景区 |
图中H为()
A.旅游休闲区 | B.行政区 |
C.住宅区 | D.商业区 |
图中a地与b地相比,a地()
A.地价高于b地 | B.地价低于b地 |
C.环境质量好于b地 | D.通达性好于b地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城市最严重的大气环境问题是臭氧层空洞 |
B.从环保角度考虑,石化工业宜布局在H区 |
C.铁路穿越城区,方便市民出行 |
D.ab间地价最高的是长江沿岸的商业区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与人口的合理容量呈正相关的有()
①地区开放程度②资源数量③科技发展水平④文化消费水平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 | B.人口的文化水平 |
C.资源状况 | D.人口生活消费水平 |
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为8~9亿、最大人口容量约16亿。回答下列各题。据计算,某地某时期四类资源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表示该地环境承载力的是()
A.10000 | B.8000 | C.4500~6000 | D.4500 |
中国目前的人口数量为a、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为b、中国的环境承载力为c,正确表示三者关系的是()
A.a<b<c | B.c<b<a | C.b<a<c | D.a<c<b |
读“2001~2050年世界人口迁移趋势(万人/年)图”, 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墨西哥的年人口迁出最多 |
B.中国的年人口迁出最多 |
C.德国的年人口迁入最多 |
D.加拿大的年人口迁入最多 |
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
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条件的差异 | B.教育水平的差异 |
C.宗教信仰的差异 | D.经济发展的差异 |
决定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是人口的()
①生育率②迁移③死亡率④自然增长率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