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及城市化前后的水文过程示意图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下列各题。

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城市化也会带来一些问题。结合城市化前后的水文过程示意图,判断下面对城市化前后的部分水循环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是城市化后的地表径流量变化曲线 B.城市化后地下径流量变大
C.城市化后地表径流量减少 D.城市化后的蒸发量减少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5为某季节某一条纬线上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单位:百帕)。据此完成18—20题。

线上四点对应的陆地表面的气压数值最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此季节,四地中不可能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此季节,四地中降水最丰富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完成16—17题。

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A.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B.老年人口比重高于青少年人口
C.男性人口比重高于女性人口 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A.加剧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C.促进该市治安的稳定 D.减轻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读图4 完成14—15题。

若图4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且M、N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期,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0∶00 B.8∶00 C.16∶00 D.20∶00

若图4是地球侧视图,MN为赤道,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夜半球且北京正午人影将越来越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3月21日3∶20 B.3月21日15∶20
C.9月23日3∶20 D.9月23日15∶2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建成,该自由贸易区是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据所学知识完成12—13题。
有关东盟国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湄南河是东盟地区的最长河
B.泰国随处可见基督教堂
C.“新马泰”旅游资源最具特色的是热带风光
D.新加坡海峡波浪滔天

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重点发展石油化学工业
B.大部分地区属高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C.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均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D.受热带季风影响,农业生产具有良好的水热条件

图3为某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设计的改进型大棚。该图中不包含的原理是

A.温室效应原理 B.水循环原理
C.节水农业的生产原理 D.热力环流形成原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