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化学奖揭晓,成果显著,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获得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奖的三位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了大脑神经元中的“位置细胞”、“网格细胞”、“方向细胞”和“边界细胞”,人们因此可以回答“我在哪里”、“我是否来过这里”、“从哪里出发到哪里去”等问题。这一研究成果再次佐证了( )
①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②意识是由动物心理自发形成的
③人脑能够将观念直接变为现实
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埃里克·贝齐格、威廉·莫纳和斯特凡·黑尔,在科学实验研究过程中,借助荧光分子的帮助,使光学显微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纳米显微镜层次。这表明(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真理在战胜谬误中得到发展
③人能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④人类可以改变事物固有联系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中国古典哲学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天人合一”的观念源远流长。“天人合一”即自然界与人类是既有区别又相互统一的。今天,我们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与“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脉相承的。由此可见
A.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
C.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
D.我们应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
徽调、汉戏、民曲、秦腔等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交融,产生了声腔、剧目、表演都独具一格的新剧种——京剧。20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经过不断变化,更加丰富多彩。这说明
A.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
B.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
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
D.人们的实践活动是文化活动的载体 |
中国人的饮食有“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这个现象告诉我们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 B.在文化传播中会因时、因地而变化 |
C.对各地文化不能轻率地加似否定 | D.文化交流中要尊重文化的差异性 |
2006年5月12 日,由全国政协组织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活动在北京举行启动仪式。考察团对京杭大运河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6省市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为大运河的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科学依据。京杭大运河的保护与申遗
A.有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
B.能够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
C.可以使我们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
D.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
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18亿人,但是中国信息专家表示,网络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网络已成为西方国家进行文化渗透的新工具。下列属于应对这种新挑战的可行性措施是
A.加快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
B.避免外来腐朽思想的影响 |
C.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
D.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