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
| B.将位于视野内左上方的图像移向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
| C.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图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 |
| D.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碰坏装片 |
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强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组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 温度/℃ |
27 |
28 |
29 |
30 |
|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
-1 |
-2 |
-3 |
-1 |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 mg |
+3 |
+3 |
+3 |
+1 |
| A.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7℃ |
| B.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9℃ |
| C.27~29℃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
| D.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2mg/h |
将一个土豆(含有过氧化氢酶)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的若干片,放入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针筒中(如图所示)。若土豆片为4片时,在温度为35℃的条件下,每隔5分钟收集一次数据,并绘制出如图曲线1。利用同样的实验装置,改变某条件后,收集数据可绘制出曲线2。则改变的条件是
| A.降低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
| B.增加土豆片的数量 |
| C.将温度提高到80℃ |
| D.将针筒换成容积更大的 |
下图表示蚕豆叶片衰老过程的某些生理变化,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含量下降,会导致许多代谢过程受阻 |
| B.叶绿素含量下降,会因电子传递与ATP的形成受阻而影响光合作用 |
| C.叶龄越大,蚕豆叶的净光合量越大 |
| D.40多天后呼吸速率急剧下降,ATP合成的减少会影响更多的代谢过程 |
人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衰老和白化病都会出现白发,白发的原因()
| A.都是由于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 |
| B.前者由于细胞萎缩,后者由于细胞代谢 |
C.前者由于外部环境导致 ,后者由于内部因素导致 |
| D.前者由于细胞中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后者由于体内缺乏酪氨酸酶 |
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 ~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⑤与⑥的基因型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也相同 |
| B.细胞的衰老与凋亡就会引起人体衰老与死亡 |
| C.若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 |
D.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 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