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若皮肤不慎沾上少量碱液,应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硼酸溶液 |
| B.过滤、结晶、焰色反应、灼烧、萃取、分液和蒸馏等都是常用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
| C.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
| D.检验淀粉是否发生水解,可在溶液中滴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至沸腾,若有红色沉淀生成说明已水解,反之则没有水解 |
可逆反应:3A(g)
3B(?)+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的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 | B.B和C一定都是气体 |
| C.B和C可能都是固体 | D.B和C不可能都是气体 |
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2H2(g)
CH3OH(g) ,其他条件不变,在300℃和500℃时,物质的量n(CH3OH)-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H>0 |
| B.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
| C.300℃时,0-t1min内 CH3OH的平均生成速率为n1/2t1 mol·L-1 min-1 |
| D.A点的反应体系从300℃升高到500℃,达到平衡时n(H2)/n(CH3OH)减小 |
如图所示曲线表示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2NO+O2
2NO2 ΔH<0,N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标有a、b、c、d四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
| A.a点 | B.b点 |
| C.c点 | D.d点 |
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NO2(g)
2NO(g)+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
④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⑤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 A.①④⑤⑥ | B.①②③⑤ | C.②③④⑥ | D.以上全部 |
在25 ℃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 物质 |
X |
Y |
Z |
| 初始浓度/mol·L-1 |
0.1 |
0.2 |
0 |
| 平衡浓度/mol·L-1 |
0.05 |
0.05 |
0.1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可表示为X+3Y
2Z,其平衡常数为1600(mol/L) -2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