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KI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 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色沉淀是CuI,棕色溶液含有I2 |
B.滴加KI溶液时,转移1mol电子时生成1mol白色沉淀 |
C.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 |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I2>Cu2+>SO2 |
下列关于第IVA族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14Si>32Ge |
B.稳定性:CH4<SiH4 |
C.酸性:H2CO3>H2SiO3 |
D.碱性:32Ge(OH)4>50Sn(OH)4>82Pb(OH)4 |
如图是一个盐桥中充满饱和KCl溶液的锌铜原电池装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Cu片上发生氧化反应 |
B.电子由Cu片经外电路流向Zn片 |
C.盐桥中的Cl―移向ZnSO4溶液 |
D.一段时间后烧杯中c(Zn2+)、c(Cu2+)均减小 |
实验室保存下列试剂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钠保存在煤油中 |
B.用棕色试剂瓶盛放新制的氯 |
C.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盛放NaOH溶液 |
D.向盛放氯化亚铁溶液的试剂瓶中加少量铁粉 |
下列环境污染与其产生的原因不相关的是
A |
B |
C |
D |
|
环境污染 |
![]() 白色污染 |
![]() |
![]() |
![]() |
产生原因 |
生活污水的排放 |
汽车尾气的排放 |
氟利昂的使用 |
煤的直接燃烧 |
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X物质发生反应:3X(g) Y(g) + Z(g)△H<0,反应一段时间后改变某一个外界条件,反应中各时刻X物质的浓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反应时间(min) |
0 |
5 |
15 |
17 |
20 |
X的浓度(mol·L-1) |
1.0 |
0.4 |
0.4 |
0.7 |
0.7 |
A.0~5 min时,该反应的速率为v(X)="0.12" mol·L-1·min-1
B.5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值为0.625
C.15 min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降低温度
D.从初始到18 min时,X的转化率为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