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陈述I、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表述I |
表述II |
A |
SiO2有导电性 |
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
B |
SO2有漂白性 |
SO2可使溴水褪色 |
C |
溶液中含有大量的NO3- |
溶液中不能存在大量I-或S2- |
D |
将淀粉与KCl混合液装于半透膜内,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中,5min后取烧杯中液体,加碘水变蓝色 |
半透膜有破损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46g NO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
B.通常状况下,14g CO含有的电子数目为7NA |
C.1L 0.2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H+ 数目为0.2NA |
D.0.1mol Cu与400mL 1 mol·L‑1稀硝酸反应后,溶液中的NO3-数目为0.2NA |
盛有O2和N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在盛有水的水槽中,过一段时间后,量筒内的气体体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O2和NO2的体积比是
A.3∶1 | B.3∶2 |
C.2∶1 | D.1∶2 |
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
④乙醇、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
A.只有②④⑤ | B.只有①③④ | C.只有①②③④ | D.全部 |
已知断开1 mol H2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 mol Cl2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而形成1mol HCl分子中的化学键要释放431kJ的能量,则1mol氢气与1mol氯气反应时能量变化为
A.吸收183kJ | B.吸收366kJ | C.放出183kJ | D.放出366kJ |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
X |
Y |
Z |
W |
原子半径/pm |
160 |
143 |
70 |
66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3、+5、-3 |
-2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元素的金属性:X<Y
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D.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和Z的氢化物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