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5~1898年我国中文报刊统计
时间 |
报刊总数(种) |
华人创办报刊数(种) |
华人创办报刊数比例 |
1895 |
7 |
3 |
43% |
1898 |
47 |
39 |
83% |
材料二:1895年春,梁启超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1898年,梁启超回京参加“百日维新”。7月,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
(1)19世纪晚期,华人创办报刊数量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二中《变法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至少3点,3分)
(3)比较洋务运动和该历史运动在学习西方内容方面的侧重点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 (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 |
1952年 |
1953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56年 |
农业总产值 |
461 |
510 |
535 |
575 |
610 |
——《中国统计年鉴(1983)》
材料二: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国小麦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美帝国主义者说我们人口多是“不堪重负的压力”,我们要用更多的事实告诉他们,人口多,生产粮食更多。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7月23日)
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是怎样的?这一状况的出现与那段时间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
(2)对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你是如何判断的? 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哪两次运动有关?
(3)材料三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 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人为地制造了极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其中第一等级是刹帝利,为掌管宗教的祭司,地位最高。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邓小平同志首先针对香港问题提出来的。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统治不断强化
(1)简述明朝时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强君权?
(2)清朝时,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有何影响?